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稀散元素硒、碲量子点的合成和应用及其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22页
第一部分 稀散元素硒、碲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第22-128页
 第一章 序言第22-60页
   ·量子点简介第23-27页
     ·量子点的概念第23页
     ·量子点的物理特性第23-24页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第24-26页
     ·量子点的潜在毒性第26-27页
   ·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第27-31页
     ·有机相合成第27-28页
     ·水相合成第28-29页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和水相转第29-31页
   ·量子点的荧光标记应用第31-38页
     ·生物标记第31-34页
     ·荧法共振能量转移第34-37页
     ·无机离子检测第37-38页
     ·其它应用第38页
   ·量子点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38-45页
     ·免疫传感器第38-39页
     ·酶传感器第39-40页
     ·DNA传感器第40-45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60页
 第二章 硒、碲化合物量子点的合成第60-69页
   ·前言第60页
   ·仪器与试剂第60-61页
   ·实验部分第61-63页
     ·CdSe QDs和CdTe QDs的水相合成第61-62页
     ·CdTe QDs制备条件的优化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CdSe QDs 和 CdTe QDs 的荧光光谱第63-64页
     ·CdTe QDs 合成的优化条件讨论第64-66页
     ·前体稳.定性结较第66-67页
   ·结论第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三章 碲化镉量子点的性质及结构表征第69-86页
   ·前言第69-70页
   ·仪器与试剂第70页
   ·实验部分第70-73页
     ·CdTe QDs 的合成第70页
     ·量子点的性质分析第70-71页
     ·量子点的结构分析第71-72页
     ·量子产率的计算第72页
     ·射光对量子点荧法的影响第72页
     ·红绿量子点荧光光谱的相互影响第72-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84页
     ·量子点的性质分析第73-76页
     ·量子点时结构分析第76-78页
     ·量子产率的计算第78-79页
     ·散射光对量子点荧法的影影响第79-83页
     ·红绿量子点相互作用第83-84页
   ·结论第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四章 碲化镉量子点与金属离子的作用第86-100页
   ·前言第86-87页
   ·仪器与试剂第87页
   ·实验部分第87-89页
     ·CdTe QDs 的制备第87页
     ·量子点与Au(Ⅲ),Cu(Ⅱ),Ag(Ⅰ),Hg(Ⅱ)离子的作用第87页
     ·作用时间和pH值对CdTe QDs 荧光强度的影响第87-88页
     ·金属离子浓度对劳光强度的影响第88页
     ·EDTA对金属离子-CdTe QDs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第88页
     ·干扰离子的影响第88-89页
     ·模拟样品测定第89页
   ·结果与讨论第89-98页
     ·Au(Ⅲ),Cu(Ⅱ),Ag(Ⅰ),Hg(Ⅱ)离子与不同粒径的CdTe QDs 相互作用第89-90页
     ·反应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第90-91页
     ·pH值对劳光强度的影响第91-92页
     ·金属离子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第92-94页
     ·EDTA 对金属离子-CdTe QDs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第94-95页
     ·干扰离子的影响第95-96页
     ·猝灭机理第96-97页
     ·模拟样品分析第97-98页
   ·结论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第五章 碲化镉量子点-DNA与柔红霉素相互作用的研究第100-114页
   ·前言第100-101页
   ·试剂与仪器第101页
   ·实验部分第101-102页
     ·CdTe量子点的制备第101页
     ·二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第101页
     ·CdTe QDs、DNR与DNA作用的热变性实验第101-102页
     ·NaCl对浦体系的影响第102页
     ·二元体系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第102页
     ·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第102页
   ·结果与讨论第102-111页
     ·二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第102-105页
     ·CdTe QDs、DNR与DNA作用的热变性实验第105-106页
     ·NaCl对二元体系的影响第106页
     ·二元体系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第106-108页
     ·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第108-109页
     ·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DNA探针设计第109-111页
   ·结论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第六章 碲化镉量子点标记的 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第114-128页
   ·前言第114-115页
   ·仪器与试剂第115-116页
   ·实验部分第116-118页
     ·CdTe QDs 制备与DNA标记第116页
     ·羧基化碳纳米管(CNTs-COOH)的制备第116页
     ·CNTs-COOH修饰电极的制备第116-117页
     ·CNTs-COOH-DNA探针的制备第117页
     ·探针与CdTe QD标记的目标DNA的杂交第117-118页
     ·电化学检测第118页
   ·结果与讨论第118-125页
     ·不同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第118-120页
     ·特异性实验第120-121页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121-123页
     ·线性关系和检测限第123-125页
   ·结论第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8页
第二部分 稀散元素硒、碲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第128-172页
 第一章 序言第128-148页
   ·稀散元素硒的分析方法研究第128-131页
     ·样品的预处理第129页
     ·硒的分离和富集第129-130页
     ·硒的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130-131页
   ·稀散元素碲的分析方法研究第131-135页
     ·样品的预处理第132页
     ·碲的分离和富集第132-133页
     ·碲的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133-135页
   ·硒、碲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研究进展第135-139页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第135-137页
     ·硒的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研究进展第137-138页
     ·碲的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研究进展第138-139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8页
 第二章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硒的研究第148-159页
   ·前言第148-149页
   ·仪器与试剂第149页
   ·实验部分第149页
   ·结果与讨论第149-157页
     ·吸收曲线第149-150页
     ·动力学曲线第150-151页
     ·温度对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第151-152页
     ·pH值对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第152-153页
     ·Se (Ⅳ)的浓度对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第153-155页
     ·样品的测定第155页
     ·表观活化能的测定第155-156页
     ·反应机理第156-157页
   ·结论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59页
 第三章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碲的研究第159-172页
   ·前言第159页
   ·仪器与试剂第159-160页
   ·实验部分第160-161页
     ·实验方法第160页
     ·样品消与除硒过程第160-161页
   ·结果与讨论第161-170页
     ·催化反与非催化反应的吸收光谱第161-162页
     ·对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162页
     ·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162-163页
     ·温度对催化体系线性关系的影响第163-164页
     ·缓冲溶液体系及pH值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164-165页
     ·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165-166页
     ·Na_2S浓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166-167页
     ·共存离子干扰实验第167-168页
     ·标准曲线与检出限第168页
     ·样品测定第168-169页
     ·反应机理第169-170页
   ·结论第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72页
附录: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172-173页
后记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性构相依思想的阐释及其教学实践探索
下一篇: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