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题解 | 第11-13页 |
二 "内廷供奉"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 前人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第一章 晚清"异平署"与"内廷供奉"产生的渊源 | 第18-39页 |
第一节 "内廷供奉"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8-25页 |
一 宋、元、明宫廷中对民间戏曲艺人的管理 | 第18-19页 |
二 前清时期宫廷民间戏曲艺人的流变 | 第19-20页 |
三 晚清"内廷供奉"的产生 | 第20-25页 |
第二节 作为内廷供奉的管理机构——"异平署"的历史沿革 | 第25-31页 |
一 自宋以来宫廷民间艺人管理机构的衍变 | 第25-27页 |
二 "内廷供奉"所属机构——异平署的成立 | 第27-29页 |
三 "昇平署"对"内廷供奉"的管理方式 | 第29-31页 |
第三节 连接"内廷供奉"与"昇平署"的桥梁——精忠庙 | 第31-39页 |
一 作为民间梨园行会的精忠庙及其职能所在 | 第31-35页 |
二 精忠庙的延续——正乐育化会 | 第35-36页 |
三 小结 | 第36-39页 |
第二章 "内廷供奉"的演出活动及相关收入 | 第39-57页 |
第一节 "内廷供奉"在宫廷中的演出活动及收入 | 第39-48页 |
第二节 "内廷供奉"在民间的演出活动及收入状况 | 第48-5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章 "内廷供奉"在戏曲史上的贡献及价值 | 第57-67页 |
第一节 "内廷供奉"作为民间与宫廷戏曲的交流者 | 第57-60页 |
第二节 "内廷供奉"对于京剧表演形态的完善 | 第60-63页 |
第三节 "内廷供奉"作为京剧艺术传承者的历史贡献 | 第63-6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65-67页 |
余论 | 第67-72页 |
一 再话"昇平署"及所辖"内廷供奉" | 第67-70页 |
二 杂谈"内廷供奉"与"皮黄腔" | 第70-72页 |
附表 | 第72-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