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燃料丁醇发展现状 | 第13页 |
| ·生产丁醇的主要菌株及代谢过程 | 第13-14页 |
| ·溶剂对菌株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 第14-16页 |
| ·溶剂对菌株的毒性作用 | 第14页 |
| ·丁醇及其他环境因素对菌株的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 第14-15页 |
| ·丁醇毒性的基因水平研究 | 第15-16页 |
| ·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Sol操纵子与Spo0A基因 | 第18页 |
| ·丁醇形成途径基因的高效表达及支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抑制 | 第18页 |
| ·通过芽孢形成基因调节丁醇产量 | 第18-19页 |
| ·构建其他载体 | 第19页 |
| ·廉价原料在丁醇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分离方法以及与发酵的耦合 | 第20-23页 |
| ·吸附法 | 第20-21页 |
| ·汽提法 | 第21页 |
| ·萃取 | 第21-22页 |
| ·渗透蒸发 | 第22页 |
| ·对蒸馏工艺的改进 | 第22-23页 |
| ·超声处理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超声处理发酵液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23页 |
| ·超声预处理原料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超声处理对丁醇发酵的影响 | 第25-4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材料 | 第25-27页 |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25-26页 |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7页 |
| ·方法 | 第27-32页 |
| ·菌种培养方法与取样条件 | 第27-28页 |
| ·超声处理方法 | 第28页 |
| ·脂肪酸提取及衍生化 | 第28页 |
| ·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 ·1 发酵产物分析 | 第28-31页 |
| ·残糖分析 | 第31-32页 |
| ·生长曲线测定 | 第32页 |
| ·脂肪酸甲酯的测定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 ·超声时间对丁醇产量的影响 | 第32-34页 |
| ·超声处理菌龄对丁醇产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超声处理对总溶剂产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超声处理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37-39页 |
| ·超声处理对淀粉利用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超声处理对玉米粉中葡萄糖溶出的影响 | 第40-41页 |
| ·超声处理对细胞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 第41-42页 |
| ·超声处理诱导热休克效应的产生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发酵 | 第45-59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材料 | 第45-47页 |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45-46页 |
|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 ·菌种培养方法与取样条件 | 第47-48页 |
| ·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 ·氮源的筛选 | 第49-52页 |
| ·最佳氮源浓度的确定 | 第52-53页 |
| ·甲醇对发酵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中性红对丁醇及总溶剂产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添加丁酸对丁醇及总溶剂产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萃取分离丁醇及同步萃取发酵的探讨 | 第59-75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材料 | 第59-61页 |
| ·菌种与培养基 | 第59-60页 |
| ·主要试剂 | 第60-61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1页 |
| ·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 ·菌种培养方法与取样条件 | 第61-62页 |
| ·有机溶剂对丁醇的萃取作用 | 第62-63页 |
| ·丁醇初始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 ·二氯甲烷对稀溶液中丁醇的萃取性能研究 | 第62页 |
| ·正庚烷对对稀溶液中丁醇的萃取性能研究 | 第62页 |
| ·异辛醇对稀溶液中丁醇的萃取性能研究 | 第62页 |
| ·正辛醇,正壬醇对稀溶液中丁醇的萃取性能研究 | 第62-63页 |
| ·萃取后发酵 | 第63页 |
| ·同步萃取发酵实验 | 第63页 |
| ·分析方法 | 第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 ·萃取效果评价参数 | 第63页 |
| ·二氯甲烷及正庚烷对丁醇的萃取效果 | 第63-67页 |
| ·异辛醇,正辛醇,正壬醇对丁醇的萃取效果 | 第67-72页 |
| ·发酵后萃取实验 | 第72页 |
| ·同步萃取发酵实验 | 第72-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结论 | 第75-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附录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9-90页 |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