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中甸岛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斑岩型铜矿成矿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选题依据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中甸地区研究现状第9-10页
     ·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第10-11页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1-13页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第13-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5-22页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第15-16页
   ·区域地层单元及构造特征第16-20页
     ·区域地层第16-18页
     ·构造特征第18-20页
   ·区域地质演化及成矿第20-22页
第三章 岩浆岩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22-43页
   ·岩浆岩时空分布第23页
   ·中甸岛弧火山活动第23-29页
     ·火山岩岩相特征第23-25页
     ·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第25-29页
   ·中甸格咱岛弧岩浆侵入活动第29-43页
     ·格咱-雪鸡坪石英斑(玢)岩带第29-32页
     ·欠虽-普朗(斑)玢岩带第32-36页
     ·亚杂-郎都-卓玛斑(玢)岩带第36-38页
     ·休瓦促-热林造山期后花岗岩岩带第38-41页
     ·侵入岩演化讨论第41-43页
第四章 普朗斑岩型铜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第43-69页
   ·矿床地质特征第43-47页
     ·地层第43-44页
     ·围岩蚀变第44-46页
     ·矿体特征第46-47页
   ·普朗斑岩型铜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第47-61页
     ·主元素特征第47-48页
     ·稀土元素含量特征第48-51页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第51页
     ·岩石微量元素统计学特征第51-61页
   ·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第61-66页
     ·~(40)Ar-~(39)Ar同位素测试方法及采样第61-62页
     ·~(40)Ar-~(39)Ar同位素分析结果第62-66页
   ·成岩(矿)时代及地质意义第66-69页
第五章 中甸岛弧斑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研究第69-81页
   ·普朗复式岩体的成岩构造环境第69-72页
     ·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第69-70页
     ·普朗复式岩体成岩的大地构造背景第70-72页
   ·成矿物质来源第72-74页
     ·硫同位素特征及硫的来源第72-73页
     ·铅同位素特征及来源第73-74页
   ·成矿流体特征第74-76页
     ·流体包裹体特征第74页
     ·流体包裹体测温第74-75页
     ·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第75-76页
   ·普朗斑岩型铜矿成矿控制条件第76-78页
     ·岩浆岩第76-77页
     ·岩浆侵位的地层第77页
     ·热液蚀变作用第77页
     ·构造裂隙作用第77-78页
   ·成矿系统概述第78-79页
   ·中甸普朗斑岩型铜矿成矿模式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附录第87-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滇东北铅锌成矿区遥感影像环线特征及成矿预测
下一篇:中甸普朗铜矿床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