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6页 |
·绪论 | 第14-20页 |
·什么是发光材料 | 第14-15页 |
·光的颜色 | 第15-16页 |
·CIE色度体系 | 第16-18页 |
·色温 | 第18-19页 |
·演色性 | 第19-20页 |
·人类照明的历史 | 第20-24页 |
·白炽灯 | 第20-21页 |
·蒸汽灯 | 第21页 |
·日光灯 | 第21-22页 |
·LED光源 | 第22-24页 |
·稀土发光材料综述 | 第24-31页 |
·什么是固体发光、荧光、磷光 | 第24-25页 |
·稀土元素及其发光原理 | 第25-31页 |
·稀土发光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电子云膨胀效应 | 第31页 |
·晶格场理论 | 第31-32页 |
·能量传递 | 第32-33页 |
·白光LED用荧光粉的综述 | 第33-40页 |
·前言 | 第33页 |
·铝酸盐系列荧光材料 | 第33-34页 |
·硅酸盐系列荧光材料 | 第34-35页 |
·硫化物荧光粉 | 第35-36页 |
·硅基氧氮化物荧光粉 | 第36-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6-52页 |
·主要试剂和纯度 | 第46-47页 |
·样品制备方法 | 第47页 |
·样品制备仪器设备 | 第47-51页 |
·样品制备仪器 | 第47-48页 |
·样品表征仪器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第三章 M_2Al_2Si_(l0)N_(14)0_4:Eu~(2+),M=(Sr,Ba,Ca)荧光粉的研究 | 第52-83页 |
·引言 | 第52-54页 |
·SiAlON的概述和介绍 | 第52-54页 |
·本章主要工作介绍 | 第54页 |
·Ba_2Al_2Si_(10)N_(14)O_4:Eu~(2+)荧光粉的制备以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54-59页 |
·Ba_2Al_2Si_(10)N_(14)O_4:Eu~(2+)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Ba_2Al_2Si_(10)N_(14)O_4:Eu~(2+)样品的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Ba_2Al_2Si_(10)N_(14)O_4:Eu~(2+)样品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56-59页 |
·Ba稳定的Sr_2Al_2Si_(10)N_(14)O_4:Eu~(2+)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59-66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Ba稳定的Sr_2Al_2Si_(10)N_(14)O_4:Eu~(2+)的制备 | 第60-61页 |
·Ba稳定的Sr_2Al_2Si_(10)N_(14)O_4:Eu~(2+)的结构分析 | 第61-63页 |
·Ba稳定的Sr_2Al_2Si_(10)N_(14)O_4:Eu~(2+)的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63-65页 |
·Ba稳定的Sr_2Al_2Si_(10)N_(14)O_4:Eu~(2+)的CIE色赌徒的分析 | 第65-66页 |
·Ca掺杂的Ba_2Al_2Si_(10)N_(14)O_4:Eu~(2+)荧光粉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66-72页 |
·引言 | 第66页 |
·Ca掺杂的Ba_2Al_2Si_(10)N_(14)O_4:Eu~(2+)的制备 | 第66-67页 |
·Ca掺杂对于Ba_2Al_2Si_(10)N_(14)O_4:Eu~(2+)结构的影响 | 第67-68页 |
·Ca掺杂对于Ba_2Al_2Si_(10)N_(14)O_4:Eu~(2+)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影响 | 第68-71页 |
·Eu~(2+)含量对Ca掺杂的Ba_2Al_2Si_(10)N_(14)O_4.Eu~(2+)发光的影响 | 第71-72页 |
·Eu,Ca含量对荧光粉色坐标的影响 | 第72页 |
·Ba_2Al_XSi_(12-X)N_(16-X)O_(2+X):Eu~(2+)(x=0-8)发光性能的初步研究 | 第72-79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Ba_2Al_XSi_(12-X)N_(16-X)O_(2+X):Eu~(2+)(x=0-8)的制备 | 第73页 |
·Ba_2Al_XSi_(12-X)N_(16-X)O_(2+X):Eu~(2+)(x=0-3)的结构及发光性能 | 第73-75页 |
·Ba_2Al_XSi_(12-X)N_(16-X)O_(2+X):Eu~(2+)(x=4-8)的结构及发光性能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第四章 红蓝双发射荧光粉MgYSi_20_5N:Mn~(2+),Ce~(3+)的研究 | 第83-102页 |
·引言 | 第83-85页 |
·MgYSi_20_5N的概述和介绍 | 第83-84页 |
·本章主要工作的介绍 | 第84-85页 |
·红蓝双发射荧光粉MgYSi_20_5N:Mn~(2+),Ce~(3+)的研究 | 第85-94页 |
·MgYSi_2O_5N:Ce~(3+)的样品的制备 | 第85页 |
·MgYSi_2O_5N:Mn~(2+),Ce~(3+)的样品结构的研究 | 第85-86页 |
·MgYSi_2O_5N:Ce~(3+)的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86-88页 |
·MgVSi_2O_5N:Mn~(2+),Ce~(3+)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88-94页 |
·MgLuSi_2O_5N:Mn~(2+),Ce~(3+)的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94-96页 |
·前沿 | 第94页 |
·MgLuSi_2O_5N:Mn~(2+),Ce~(3+)样品的制备及结构 | 第94-95页 |
·MgLuSi_2O_5N:Mn~(2+),Ce~(3+)样品的发光性能 | 第95-96页 |
·Zn对于MgYSi_2O_5N:Mn~(2+),Ce~(3+)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96-98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96-97页 |
·Zn~(2+),Mn~(2+),Ce~(3+)掺杂MgYSi_2O_5N的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2-108页 |
·结论 | 第102-103页 |
·M_2Al_XSi_(12-x)N_(16-x)O_(2+X)(M=Ba,Sr,Ca):Eu~(2+)系列荧光粉 | 第102页 |
·MgYSi_2O_5N:Ce~(3+),Mn~(2+)系列荧光粉 | 第102-103页 |
·应用前景展望 | 第103-108页 |
·CIE 1931色度图的介绍 | 第103-105页 |
·MgYSi_2O_5N:Mn~(2+),Ce3+与Eu~(2+)掺杂的Sr-S相的白光合成 | 第105-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