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拉配泉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带大地构造相划分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9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9-12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研究思想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思想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19页 |
·地层 | 第14-15页 |
·岩浆岩 | 第15-16页 |
·侵入岩 | 第15-16页 |
·火山岩 | 第16页 |
·构造 | 第16-19页 |
·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 第16页 |
·构造变形特征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大地构造相划分 | 第19-54页 |
·离散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 | 第19-39页 |
·大陆裂谷相 | 第19-23页 |
·洋脊扩张相 | 第23-34页 |
·洋岛相 | 第34-38页 |
·深海盆地相 | 第38-39页 |
·汇聚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 | 第39-51页 |
·岛弧火山岩相 | 第39-42页 |
·弧后盆地相 | 第42-43页 |
·碳酸盐台地相 | 第43-44页 |
·陆缘火山弧相 | 第44-48页 |
·岛弧侵入岩相 | 第48-51页 |
·碰撞后伸展背景下的大地构造相 | 第51-54页 |
·岩石组合特征 | 第51页 |
·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54页 |
第四章 大地构造相划分对造山带演化史研究的意义 | 第54-57页 |
1、初始裂解裂陷槽形成阶段(A) | 第54页 |
2、洋盆扩张阶段(B) | 第54-55页 |
3、板块俯冲汇聚阶段(C) | 第55-56页 |
4、碰撞后伸展阶段(D)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