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 | 第9-11页 |
一、欲望主体特性的形成 | 第11-18页 |
(一) 背负与缺失——懵懂的少年时期 | 第13-17页 |
(二) 无可救药的自恋 | 第17-18页 |
二、欲望主体与欲望对象的纠缠与转换 | 第18-33页 |
(一) 爱玛与包法利夫人——分裂的人格 | 第19-23页 |
(二) 异化主体:我是谁? | 第23-26页 |
(三) 三个情人:子爵、莱昂、罗道尔夫 | 第26-33页 |
三、欲望主体的两次死亡 | 第33-37页 |
(一) 堕落:精神上的死亡 | 第33-35页 |
(二) 自杀:最奢华的生命形式 | 第35-37页 |
四、作家主体性的审视:完美主义者福楼拜 | 第37-44页 |
(一)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 第38-40页 |
(二) 生命主体的幸福与焦虑 | 第40-44页 |
结语:对现代性社会的思考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