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缓冲过滤驱动的透明加密系统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3-17页 |
·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模型分析 | 第13-14页 |
·IRP 技术分析 | 第14-15页 |
·文件缓冲管理器分析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双缓冲过滤驱动技术研究 | 第17-37页 |
·双缓冲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缓冲文件读写 | 第17-19页 |
·双缓冲创建 | 第19-22页 |
·双缓冲同步和清除 | 第22页 |
·授权和非授权程序识别技术研究 | 第22-26页 |
·授权进程和非授权进程 | 第22-23页 |
·获取进程名研究 | 第23-25页 |
·防止进程欺骗 | 第25-26页 |
·数据读写拦截分析 | 第26-32页 |
·IRP 拦截过滤 | 第26-29页 |
·内存映射 | 第29-31页 |
·快速I/O | 第31-32页 |
·文件系统控制设备和卷设备的绑定研究 | 第32-35页 |
·生成过滤设备 | 第32-33页 |
·文件系统控制设备绑定分析 | 第33-34页 |
·文件系统卷设备绑定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透明加密技术研究 | 第37-47页 |
·加密文件标识 | 第37-38页 |
·加密标识保存位置的选择 | 第37页 |
·加密标识的生成和判断 | 第37-38页 |
·加密算法分析 | 第38-43页 |
·加密算法分类 | 第38-39页 |
·加密算法的选择 | 第39-43页 |
·文件加密表 | 第43-46页 |
·加密操作执行时机 | 第43-44页 |
·文件加密表的结构和初始化 | 第44-45页 |
·文件加密表的操作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基于双缓冲过滤驱动透明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69页 |
·需求分析 | 第47页 |
·设计目标 | 第47-48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48-49页 |
·驱动初始化 | 第49-51页 |
·DriverEntry 初始化 | 第49-50页 |
·用户配置的初始化 | 第50-51页 |
·文件读写预处理 | 第51-57页 |
·文件路径过滤 | 第51-53页 |
·文件打开预处理 | 第53-57页 |
·加解密模块 | 第57-62页 |
·在读取时进行解密 | 第57-58页 |
·分配与释放MDL | 第58-59页 |
·写请求加密 | 第59-62页 |
·策略管理 | 第62-64页 |
·策略新增、修改和删除 | 第62-63页 |
·策略文件的保护 | 第63-64页 |
·密钥管理 | 第64-66页 |
·设计分析 | 第64页 |
·设计方案与实现 | 第64-66页 |
·其他模块 | 第66-68页 |
·通信模块 | 第66-67页 |
·避免重入 | 第67-68页 |
·内存解密数据防护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69-78页 |
·系统测试 | 第69-77页 |
·功能测试 | 第69-71页 |
·兼容性测试 | 第71-72页 |
·稳定性测试 | 第72-73页 |
·性能测试 | 第73-77页 |
·系统分析与评价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页 |
·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 第84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