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论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缘起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前人研究综述 | 第8-9页 |
·成果分析与本文创新 | 第9-10页 |
·理论基础 | 第10-11页 |
·框架结构 | 第11-13页 |
2 气论美学与古典园林 | 第13-27页 |
·气论美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7页 |
·原始质朴之气 | 第13页 |
·哲学层面之气 | 第13-14页 |
·文艺美学之气 | 第14-17页 |
·园林中的气论美学 | 第17-21页 |
·三种要素——象、气、韵 | 第17-20页 |
·两个层次——气象与气韵 | 第20-21页 |
·审美追求——人与自然相和的审美观 | 第21页 |
·园林气论美学与相关学说的比较 | 第21-27页 |
·与园林意境的异同 | 第21-23页 |
·与园林风水的异同 | 第23-27页 |
3 气论美学对园林发展演变的影响 | 第27-47页 |
·宋代以前的园林艺术上升期——重气 | 第27-39页 |
·受礼乐影响而奠定基调的滥觞期 | 第27-30页 |
·气势雄浑象天法地的秦汉园林 | 第30-33页 |
·承上启下传神写照的魏晋园林 | 第33-35页 |
·气度重现物我交融的隋唐园林 | 第35-39页 |
·宋至清初的园林艺术成熟期——重韵 | 第39-43页 |
·雅致内敛的壶中天地 | 第39-41页 |
·造园艺术理论的升华 | 第41-43页 |
·清中末的园林艺术成熟后期——重象 | 第43-47页 |
·造园技巧的程式化 | 第43-44页 |
·景象本身的雕琢堆砌 | 第44-47页 |
4 体现气论美学审美要求的各类创造手法 | 第47-81页 |
·单体之象及其蕴涵的气和韵 | 第47-58页 |
·关于象本身的塑造 | 第47-48页 |
·象所蕴涵的气、韵 | 第48-58页 |
·整体环境中的气 | 第58-75页 |
·气之奔涌流动 | 第58-65页 |
·气之阴阳对比 | 第65-70页 |
·气之交感联系 | 第70-75页 |
·整体环境中的韵 | 第75-81页 |
·自然之韵 | 第76-77页 |
·人文之韵 | 第77-78页 |
·交融之韵 | 第78-81页 |
5 现代景观设计对气论美学传承的探讨 | 第81-91页 |
·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以及对传统的继承 | 第81页 |
·气论美学的现代解读——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 第81-91页 |
·与古为新的设计精神 | 第82页 |
·最具有标志性的景象 | 第82-85页 |
·经营布局中的气呈现 | 第85-89页 |
·对于宋代韵味的追求 | 第89-91页 |
6 结语 | 第91-93页 |
·本文的研究总结 | 第91页 |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 第99-101页 |
A 实地调研园林项目表(16个) | 第99-101页 |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