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5页 |
1 绪论 | 第15-31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范围 | 第15-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9页 |
·综合防灾理念的引入 | 第19-20页 |
·研究范围 | 第20页 |
·相关概念诠释 | 第20-24页 |
·灾害和城市灾害 | 第20-22页 |
·安全隐患和安全裕度 | 第22-23页 |
·防灾和综合防灾 | 第23-24页 |
·旧城更新 | 第24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第24-25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4页 |
·论文的研究价值 | 第24-25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国外关于综合防灾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国内关于综合防灾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论文研究的方法,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27-3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27-31页 |
2 旧城更新设计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相关背景概述 | 第31-39页 |
·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安全效益关注不足 | 第31-32页 |
·强调利益第一的市场化经营和项目运作 | 第31页 |
·对项目的安全问题缺少足够关注 | 第31-32页 |
·环境安全条件差,项目防灾难度更大 | 第32-36页 |
·旧城环境安全方面条件差 | 第32-33页 |
·建设项目的发展趋势增加了防灾难度 | 第33-36页 |
·设计对象制约因素复杂,孤立被动处理安全问题 | 第36-37页 |
·设计对象的制约因素复杂 | 第36-37页 |
·孤立且被动考虑设计中的安全问题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综合防灾研究相关理论借鉴 | 第39-51页 |
·城市学方面的相关理论 | 第39-41页 |
·安全城市理论 | 第39-40页 |
·城市运营理论 | 第40-41页 |
·防灾与安全方面 | 第41-47页 |
·安全系统工程 | 第41-43页 |
·风险管理 | 第43-45页 |
·城市灾害学 | 第45-47页 |
·其他方面理论 | 第47-49页 |
·系统论 | 第47-48页 |
·运筹学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4 旧城更新中综合防灾设计观念的建立 | 第51-71页 |
·建筑设计方面综合防灾研究概述 | 第51-60页 |
·综合防灾研究成果综述 | 第51-53页 |
·建筑设计方面综合防灾研究的思想基础和方法启示 | 第53-60页 |
·旧城更新中综合防灾设计观念的内涵 | 第60-61页 |
·综合防灾观念的定义 | 第60页 |
·综合防灾设计工作的目标 | 第60-61页 |
·旧城更新中综合防灾设计观念的特点 | 第61-67页 |
·防灾思考的主动性 | 第61-62页 |
·设计工作的系统性 | 第62-64页 |
·空间功能的拓展性 | 第64-67页 |
·旧城更新中综合防灾设计观念的主要原则 | 第67-70页 |
·安全首位原则 | 第67-69页 |
·系统处理原则 | 第69页 |
·主导控制原则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综合防灾设计工作程序与实施策略的探索 | 第71-97页 |
·旧城更新项目综合防灾设计程序构架的建立 | 第71-74页 |
·综合防灾设计工作程序建立的基本思路 | 第71-72页 |
·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引入 | 第72页 |
·确立综合防灾设计程序的基本构架 | 第72-74页 |
·开展调研分析,辨识灾害对象 | 第74-77页 |
·搜集灾害资料并开展调研 | 第74-76页 |
·信息搜集与调研工作的基本原则 | 第76页 |
·主要灾害对象的辨识 | 第76-77页 |
·评估灾害权重,定位工作关键 | 第77-84页 |
·合理评估灾害权重 | 第77-81页 |
·权重评估的原则 | 第81页 |
·整理相关的规范条例 | 第81-83页 |
·定位防灾工作的关键点 | 第83-84页 |
·结合任务目标,制定综合防灾模式 | 第84-91页 |
·模式的制定思路和原则要求 | 第84-89页 |
·效益分析与模式优选 | 第89页 |
·模式的优化、调整与深化设计 | 第89-91页 |
·综合防灾设计工作管理体系的建构策略 | 第91-94页 |
·建立统一的管理和决策机构,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 第91-93页 |
·确立奖惩机制,推动综合防灾设计观念落实 | 第93页 |
·加强重要环节的监控,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 | 第93-94页 |
·完善常规技术标准,加快高新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第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6 旧城更新中的综合防灾设计实践 | 第97-113页 |
·防灾功能与商业功能结合—观音桥国际贸易中心设计 | 第97-103页 |
·项目概况 | 第97-98页 |
·综合防灾设计过程概述 | 第98-102页 |
·总结与启示 | 第102-103页 |
·防灾功能与休闲景观功能结合—国泰大剧院地块概念设计 | 第103-108页 |
·课题简介 | 第103-104页 |
·综合防灾设计过程的概述 | 第104-108页 |
·总结与启示 | 第108页 |
·防灾功能与交通功能的结合—上海静安寺广场改造 | 第108-112页 |
·项目概况 | 第109页 |
·从综合防灾角度分析静安寺广场的更新改造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7 结语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研究成果总结 | 第113页 |
·本文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附录 | 第119-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