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第一节 杂交粳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 杂交粳稻育种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2 我国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3 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对策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 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 | 第14-16页 |
2 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 | 第16-19页 |
第三节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种质的筛选 | 第19-20页 |
2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的遗传研究 | 第20页 |
3 水稻抗条叶枯病品种的选育研究 | 第20页 |
第四节 水稻剑叶角度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第五节 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2-30页 |
1 SSR标记的优点及其在水稻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25-27页 |
3 QTL定位 | 第27-30页 |
第六节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粳稻直立穗型恢复系选育 | 第32-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供试材料 | 第32页 |
·田间种植与测交配组 | 第32-33页 |
·DNA提取与PCR扩增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以宁粳1号为回交亲本的直立穗型恢复系R14-8的选育 | 第33-38页 |
·以武育粳15为回交亲本的恢复系选育 | 第38-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粳稻A7466大剑叶角度等位变异的SSR标记 | 第42-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材料 | 第42页 |
·田间种植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剑叶角度在双亲中的差异和BC_1群体中的变异 | 第43-45页 |
·9311与A7466之间SSR多态性和BC_1F_1群体中轮回亲本遗传物质回复率 | 第45-46页 |
·9311/A7466//9311组合BC_1F_1群体的SSR标记连锁遗传图谱 | 第46-47页 |
·剑叶角度的QTL检测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附录 | 第62-96页 |
一、DNA的提取方法 | 第62页 |
二、PCR反应 | 第62-63页 |
三、相关溶液配制1.DNA提取溶液 | 第63-65页 |
四、本研究QTL定位所用的SSR引物信息 | 第65-79页 |
五、106个标记引物扩增双亲的bp数以及在9311/A7466//9311 BC1群体中的卡方值 | 第79-81页 |
六、93311/A7466//9311组合BC1F1群体70个单株的SSR标记基因型(注:带型1表示轮回亲本9311的基因型,3表示杂合基因型,0表示缺失) | 第81-95页 |
七. 9311/A7466//9311 BC1F1群体70个单株剑叶角度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