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概述 | 第13-15页 |
·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发展概况 | 第15-22页 |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方式 | 第15-16页 |
·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架构 | 第16-17页 |
·国内外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现状 | 第17-2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2-24页 |
·本文内容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36页 |
·概述 | 第28页 |
·系统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 第28-30页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8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8-30页 |
·系统监测项目 | 第30-32页 |
·应力类监测 | 第30-31页 |
·环境类监测 | 第31页 |
·振动类监测 | 第31-32页 |
·几何类监测 | 第32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传感器系统 | 第36-64页 |
·概述 | 第36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6-38页 |
·传感器选择原则 | 第36-38页 |
·传感器监测点布置原则 | 第38页 |
·应力监测传感器子系统 | 第38-44页 |
·应力监测传感器选用 | 第39-40页 |
·振弦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 第40-42页 |
·应力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42-44页 |
·环境监测传感器子系统 | 第44-47页 |
·环境监测传感器选用 | 第44-46页 |
·环境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46-47页 |
·振动监测传感器子系统 | 第47-53页 |
·吊杆及主跨系杆索力监测方法选用 | 第47-48页 |
·振动监测传感器选用 | 第48-51页 |
·振动监测传感器性能指标 | 第51-52页 |
·振动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案 | 第52-53页 |
·几何监测传感器子系统 | 第53-60页 |
·几何监测传感器选用 | 第53-56页 |
·GPS-RTK实时动态监测简介 | 第56-59页 |
·GPS监测点布置方案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第四章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 第64-82页 |
·概述 | 第64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64-70页 |
·系统功能 | 第64-66页 |
·系统设计特点 | 第66-67页 |
·系统组成及运作流程 | 第67-69页 |
·系统采集存储策略 | 第69-70页 |
·数据现场采集层 | 第70-74页 |
·应力类数据采集 | 第70-72页 |
·环境类数据采集 | 第72页 |
·振动类数据采集 | 第72-74页 |
·几何类数据采集 | 第74页 |
·数据现场传输汇聚层 | 第74-79页 |
·数据现场传输汇聚 | 第74-77页 |
·现场数据分理站 | 第77-79页 |
·数据远程传输层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 第82-107页 |
·概述 | 第82页 |
·应力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 | 第82-87页 |
·应力原始数据处理 | 第82-87页 |
·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第87页 |
·环境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 | 第87-96页 |
·风数据统计分析 | 第87-95页 |
·温度数据统计分析 | 第95-96页 |
·振动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 | 第96-100页 |
·桥梁整体振动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96-97页 |
·吊杆及主跨系杆振动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97-100页 |
·几何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 | 第100-104页 |
·误差剔除及残差处理 | 第100-101页 |
·坐标转换 | 第101-102页 |
·结构几何变形实时动态显示 | 第102-103页 |
·风、温度、交通荷载对桥梁位移影响分析 | 第103页 |
·频谱分析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数据管理系统 | 第107-111页 |
·概述 | 第107页 |
·数据库结构 | 第107-108页 |
·数据库功能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1-113页 |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11页 |
·今后研究方向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