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导论 | 第12-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关于产业结构趋同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6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体系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体系 | 第18-19页 |
2 关于矫正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研究 | 第19-27页 |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关于矫正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专业化分工协作理论 | 第22-23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3-24页 |
·专业市镇理论 | 第24-25页 |
·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理论 | 第25-27页 |
3 贵州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现状分析-以贵阳遵义工业为例 | 第27-39页 |
·贵州产业结构现状 | 第27-29页 |
·贵阳遵义工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衡量产业结构趋同的指标 | 第32-33页 |
·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 第32页 |
·克鲁格曼结构差异度指数 | 第32页 |
·区位商指数 | 第32-33页 |
·贵阳遵义工业产业结构趋同的指标分析 | 第33-39页 |
·三次产业产值的相似系数分析 | 第33-34页 |
·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第34-35页 |
·克鲁格曼结构差异度分析 | 第35-36页 |
·区位商分析 | 第36-39页 |
4 贵州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形成的原因及后果 | 第39-47页 |
·贵州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交通运输条件落后、交易成本过高 | 第39-41页 |
·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垄断 | 第41-43页 |
·市场的自由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对称 | 第43页 |
·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 | 第43-44页 |
·贵州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后果 | 第44-47页 |
·产业结构趋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积极影响 | 第44-45页 |
·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消极影响 | 第45-47页 |
5 关于矫正贵州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采取的对策建议 | 第47-58页 |
·贵州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原则 | 第47-48页 |
·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发展的原则 | 第47页 |
·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原则 | 第47-48页 |
·矫正贵州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采取的对策建议 | 第48-58页 |
·引导趋同的产业结构向积极的方面转变 | 第48-49页 |
·继续完善交通网络 | 第49-50页 |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第50-51页 |
·加强政府对产业选择的引导 | 第51-52页 |
·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 第52-53页 |
·促进专业市镇的形成与发展 | 第53-55页 |
·促进城市群的建设 | 第55-57页 |
·继续完善市场机制 | 第57-58页 |
6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件1 对矫正贵州地区间制药产业结构趋同的分析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