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基本思路 | 第13页 |
·煤炭产业生态化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2 煤炭产业生态化视角下的贵州省煤炭产业现状 | 第20-28页 |
·贵州省煤炭资源概述 | 第20-23页 |
·煤炭产业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 | 第23页 |
·贵州省煤炭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贵州省煤炭产业生态化的必要性与制约因素 | 第28-40页 |
·贵州省煤炭产业生态化的必要性 | 第28-32页 |
·煤炭地下开采对土地资源造成的破坏 | 第29-30页 |
·煤炭开采利用对地表水资源的破坏及对大气的影响 | 第30-31页 |
·社会问题突出,发展负担沉重 | 第31-32页 |
·制约贵州省煤炭产业生态化的因素 | 第32-39页 |
·煤炭企业存在外部不经济性 | 第32-33页 |
·煤炭开采成本的构成不完善 | 第33-34页 |
·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 第34-35页 |
·煤炭资源开采的相关法制和税收制度不健全 | 第35-37页 |
·电煤运输紧张形势日趋严峻 | 第37-38页 |
·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 第38页 |
·技术落后和人力资源的匮乏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贵州煤炭产业生态化模式构建的探究 | 第40-53页 |
·煤炭产业生态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40-44页 |
·煤炭产业的环境成本构成 | 第40-41页 |
·产业生态化视角下煤炭开采成本与效益分析 | 第41-44页 |
·贵州省煤炭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 第44-47页 |
·煤炭生态产业链构建 | 第45-46页 |
·废物综合利用模式 | 第46-47页 |
·建立以煤炭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生态化煤炭工业园体系 | 第47-49页 |
·构建煤炭产业生态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贵州省煤炭产业生态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 第53-64页 |
·有关完善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 | 第53-54页 |
·建立绿色税收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环境成本内部化 | 第54-56页 |
·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的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逐步改变现有能源消费格局,发展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产业 | 第56页 |
·对现有矿区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补偿 | 第56-58页 |
·有关贵州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 第58-60页 |
·加强体制改革和建设,规范煤炭资源开采的秩序 | 第60-61页 |
·规范煤炭资源开采秩序,加强煤炭资源的管理 | 第60页 |
·加强体制改革和建设,致力于解决煤电运输瓶颈 | 第60-61页 |
·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61-62页 |
·加强煤炭安全生产管理 | 第61-62页 |
·完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 第62页 |
·关于加强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案例分析——以水城矿业集团为例 | 第64-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