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光催化氧化法概述 | 第10-11页 |
·TiO_2的研究概况 | 第11-18页 |
·TiO_2半导体的电子结构 | 第12页 |
·TiO_2光催化原理 | 第12-13页 |
·TiO_2的性质 | 第13-14页 |
·TiO_2的光催化活性 | 第14-15页 |
·纳米TiO_2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TiO_2的分析与表征 | 第16-17页 |
·TiO_2的应用 | 第17-18页 |
·FeOOH的研究概况 | 第18-21页 |
·纳米TiO_2的改性技术 | 第21-23页 |
·复合半导体 | 第21-22页 |
·贵金属的沉积 | 第22-23页 |
·自组装方法简介 | 第23-25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28-30页 |
·SH/石英玻璃片的制备 | 第29页 |
·TiO_2纳米薄膜的制备 | 第29页 |
·FeOOH/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29页 |
·TiO_2/FeOOH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29页 |
·Ag-TiO_2纳米薄膜的制备 | 第29-30页 |
·Ag-FeOOH/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30页 |
·Ag-TiO_2/FeOOH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30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0-33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表征 | 第30-31页 |
·拉曼光谱测试 | 第31页 |
·紫外光谱测试 | 第31-33页 |
第3章 自组装纳米薄膜的表征 | 第33-51页 |
·自组装纳米薄膜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33-35页 |
·自组装纳米薄膜的电镜表征 | 第35-45页 |
·TiO_2和Ag-TiO_2纳米薄膜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36-42页 |
·FeOOH/TiO_2和Ag-FeOOH/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TiO_2/FeOOH和Ag-TiO_2/FeOOH纳米复合薄膜的显微结构分析 | 第44-45页 |
·自组装纳米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 第45-49页 |
·TiO_2和Ag-TiO_2纳米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 第45-47页 |
·FeOOH/TiO_2和Ag-FeOOH/T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 第47-48页 |
·TiO_2/FeOOH和Ag-TiO_2/FeOOH纳米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自组装纳米薄膜降解甲基橙的实验研究 | 第51-6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1-52页 |
·自组装纳米薄膜降解甲基橙的实验研究 | 第52-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58页 |
·结果讨论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自组装纳米薄膜降解酸性红G的实验研究 | 第60-6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0页 |
·自组装纳米薄膜降解酸性红G的实验研究 | 第60-68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实验结果 | 第62-67页 |
·结果讨论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