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我国《拍卖法》概述 | 第9-13页 |
(一) 《拍卖法》立法背景 | 第9-10页 |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第9-10页 |
2. 《拍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 第10页 |
(二) 《拍卖法》历史意义 | 第10-11页 |
(三) 《拍卖法》的原则和规则 | 第11-13页 |
1. 《拍卖法》的原则 | 第11-12页 |
2. 《拍卖法》主要规则 | 第12-13页 |
二、修改和完善我国《拍卖法》现实性意义 | 第13-22页 |
(一) 我国《拍卖法》存在的问题 | 第13-20页 |
1. 《拍卖法》适用范围问题 | 第13-14页 |
2. 《拍卖法》与人民法院强制拍卖法关系问题 | 第14-15页 |
3. 《拍卖法》瑕疵担保责任问题 | 第15-16页 |
4. 网上拍卖法律问题 | 第16-17页 |
5. 一个竞买人能否举办拍卖会问题 | 第17-18页 |
6. 拍卖中竞买人优先购买权问题 | 第18-20页 |
(二) 修改和完善《拍卖法》的意义 | 第20-22页 |
1. 修改和完善拍卖法将使一些拍卖活动有法可依 | 第20页 |
2. 修改和完善拍卖法将有利于法制的统一 | 第20-21页 |
3. 修改和完善拍卖法将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第21页 |
4. 修改和完善拍卖法将有利于拍卖业的发展 | 第21-22页 |
三、外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省拍卖立法的经验与启示 | 第22-28页 |
(一) 外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省拍卖立法基本状况 | 第22-24页 |
(二) 外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省拍卖立法经验与启示 | 第24-28页 |
1. 公开原则 | 第25页 |
2. 公平原则 | 第25页 |
3. 公正原则 | 第25-26页 |
4. 诚实信用原则 | 第26页 |
5. 价高者得原则 | 第26-28页 |
四、修改和完善我国《拍卖法》若干建议 | 第28-32页 |
(一) 确立《拍卖法》为拍卖活动基本法的地位 | 第28页 |
(二) 调整《拍卖法》适用范围 | 第28-29页 |
(三) 明确《拍卖法》与强制拍卖法的关系扩大委托拍卖的范围 | 第29页 |
(四) 明确界定拍卖活动的拍卖类型 | 第29-30页 |
(五) 明确拍卖法对外国人的适用 | 第30页 |
(六) 完善拍卖法的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1. 引入平等自愿的原则 | 第31页 |
2. 引入等价有偿原则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