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2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历程 | 第22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不足之处 | 第25页 |
·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9-4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32页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第29-30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30-31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31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 | 第31-32页 |
·系统科学理论 | 第32-34页 |
·系统科学的发展 | 第32页 |
·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系统科学方法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导意义 | 第33-34页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34-37页 |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 | 第35页 |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生态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 | 第36页 |
·生态经济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关系 | 第36-37页 |
·土地变化科学理论 | 第37-39页 |
·LUCC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焦点内容 | 第39页 |
·土地变化科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关系 | 第39页 |
·地理信息技术 | 第39-43页 |
·遥感 | 第39-40页 |
·全球定位系统 | 第40页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40-41页 |
·"3S"技术集成 | 第41页 |
·数字地球 | 第41-42页 |
·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空间格局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第43-52页 |
·景观空间格局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 第43-47页 |
·景观空间格局的基本概念 | 第43-44页 |
·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内容 | 第44-47页 |
·土地利用与景观空间格局 | 第47-49页 |
·土地与景观 | 第47-48页 |
·土地利用与景观空间格局 | 第48-49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空间格局视角 | 第49-52页 |
·基于景观生态学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审视 | 第49-50页 |
·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思路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52-6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52-56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52-54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54-56页 |
·数据收集及处理 | 第56-65页 |
·数据收集整理 | 第56-61页 |
·数据处理 | 第61-65页 |
第五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第65-86页 |
·研究方法 | 第65-78页 |
·土地利用类型确定 | 第65-67页 |
·遥感影像分类过程 | 第67-73页 |
·土地利用数量及程度变化的度量 | 第73-75页 |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的度量 | 第75-78页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78-86页 |
·1990~2000年 | 第78-82页 |
·2000~2007年 | 第82-86页 |
第六章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评估 | 第86-114页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定量评估 | 第86-93页 |
·评估模型与方法 | 第86-91页 |
·结果分析 | 第91-93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第93-99页 |
·评估方法 | 第93-96页 |
·计算结果的空间成图表达 | 第96页 |
·结果分析 | 第96-99页 |
·生态足迹评价 | 第99-106页 |
·研究方法 | 第100-102页 |
·结果分析 | 第102-106页 |
·水土保持量定量评价 | 第106-114页 |
·模型与方法 | 第106-107页 |
·USLE的因子分析 | 第107-112页 |
·结果分析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恩施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第114-130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理 | 第114-116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标准 | 第114-115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115-116页 |
·评价方法 | 第116-122页 |
·指标体系建立 | 第116-118页 |
·指标赋值方法 | 第118-119页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119-122页 |
·恩施州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第122-126页 |
·各方法评价结果分析 | 第122-123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诊断 | 第123-125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论 | 第125-126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和措施 | 第126-130页 |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26页 |
·区域土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126-127页 |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127-13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30-134页 |
·主要结论 | 第130-132页 |
·问题讨论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