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6页 |
| 1. 绪论 | 第16-3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30页 |
| ·虚拟企业的相关研究 | 第18-25页 |
| ·财务制度安排的历史检视 | 第25-28页 |
| ·简要评价 | 第28-30页 |
|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31-34页 |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35-37页 |
| 2. 虚拟企业理论诠释 | 第37-61页 |
| ·虚拟企业的溯源 | 第37-45页 |
| ·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 | 第37-39页 |
| ·虚拟企业的提出及深化 | 第39-42页 |
| ·虚拟企业的内涵 | 第42-45页 |
| ·虚拟企业的性质 | 第45-53页 |
| ·经济学境域下的理论分析 | 第45-49页 |
| ·社会学境域下的理论分析 | 第49-51页 |
| ·管理学境域下的理论分析 | 第51-53页 |
| ·虚拟企业的特性 | 第53-56页 |
| ·虚拟企业的基本特性 | 第53-55页 |
| ·虚拟企业的一般特性 | 第55-56页 |
| ·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 | 第56-61页 |
| ·虚拟企业的组织特征 | 第57-58页 |
| ·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 | 第58-61页 |
| 3. 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理论扩展与内容框架 | 第61-88页 |
| ·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概念厘定 | 第61-67页 |
| ·制度的界定 | 第61-64页 |
| ·制度安排的理解 | 第64-66页 |
| ·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涵义 | 第66-67页 |
| ·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 | 第67-73页 |
| ·制度经济学 | 第67-71页 |
| ·现代财务理论 | 第71-73页 |
| ·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基本理论结构 | 第73-83页 |
| ·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理论框架的一般性描述 | 第73-78页 |
| ·虚拟企业对财务制度安排基础理论的拓展 | 第78-83页 |
| ·构建"立体式"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内容框架 | 第83-88页 |
| ·虚拟企业显性财务制度 | 第83-85页 |
| ·虚拟企业隐性财务制度 | 第85-86页 |
| ·虚拟企业的财务治理 | 第86页 |
| ·显性财务制度、隐性财务制度、财务治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86-88页 |
| 4. 虚拟企业显性财务制度安排 | 第88-131页 |
| ·虚拟企业显性财务制度安排遵循的原则 | 第88-90页 |
| ·针对性原则 | 第88-89页 |
| ·成本收益原则 | 第89页 |
| ·目标一致性原则 | 第89页 |
| ·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 第89-90页 |
| ·灵活性原则 | 第90页 |
| ·虚拟企业酝酿期的财务制度安排 | 第90-102页 |
| ·市场机遇价值评估制度 | 第90-96页 |
| ·预计期望收益衡量制度 | 第96-102页 |
| ·虚拟企业组建期的财务制度安排 | 第102-107页 |
| ·筹资制度 | 第102-104页 |
| ·投资制度 | 第104-107页 |
| ·虚拟企业运作期的财务制度安排 | 第107-127页 |
| ·风险管理制度 | 第107-114页 |
| ·利益分配制度 | 第114-119页 |
| ·成本控制制度 | 第119-124页 |
| ·绩效评价制度 | 第124-127页 |
| ·虚拟企业解体期的财务制度安排 | 第127-131页 |
| ·项目中止识别制度 | 第128-129页 |
| ·清算制度 | 第129-131页 |
| 5. 虚拟企业隐性财务制度安排 | 第131-163页 |
| ·隐性财务制度的基础——财务伦理 | 第131-140页 |
| ·财务伦理概念的界定和理解 | 第132-133页 |
| ·财务伦理内容的架构和解说 | 第133-136页 |
| ·虚拟企业财务伦理的培育和完善 | 第136-140页 |
| ·基于跨文化管理的制度安排 | 第140-151页 |
| ·虚拟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 第140-143页 |
| ·虚拟企业的财务文化 | 第143-145页 |
| ·跨文化管理下的财务制度安排 | 第145-151页 |
| ·基于伙伴关系的制度安排 | 第151-163页 |
| ·虚拟企业关系资本的形成 | 第151-156页 |
| ·伙伴关系下的财务制度安排 | 第156-163页 |
| 6. 虚拟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与机制 | 第163-188页 |
| ·财务治理的一般框架:基于财权配置的视角 | 第163-168页 |
| ·财务治理的核心:财权配置 | 第164-165页 |
| ·财务治理结构:财权的静态安排 | 第165-167页 |
| ·财务治理机制:财权的动态安排 | 第167-168页 |
| ·虚拟企业的财务治理 | 第168-172页 |
| ·虚拟企业财务治理赋有层次性 | 第169-170页 |
| ·虚拟企业财务治理具有动态性 | 第170-171页 |
| ·虚拟企业财务治理富有网络化特征 | 第171-172页 |
| ·虚拟企业财务组织结构安排 | 第172-182页 |
| ·星形模式的财务组织结构安排 | 第174-180页 |
| ·联邦模式的财务组织结构安排 | 第180-182页 |
| ·虚拟企业财务治理机制 | 第182-188页 |
| ·共同财务决策机制 | 第183-184页 |
| ·财务激励机制 | 第184-187页 |
| ·财务约束机制 | 第187-188页 |
| 7. 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案例分析 | 第188-202页 |
| ·成功案例——美特斯·邦威的成功之路 | 第188-193页 |
| ·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模式 | 第188-190页 |
| ·美特斯·邦威的财务制度安排分析 | 第190-193页 |
| ·失败案例——IBM公司PC业务的兴衰 | 第193-196页 |
| ·IBM公司的虚拟经营战略 | 第193-194页 |
| ·IBM公司的财务制度安排分析 | 第194-196页 |
| ·对我国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启示 | 第196-2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214页 |
| 后记 | 第214-216页 |
| 致谢 | 第216-219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19-2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