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典型煤层水力冲孔技术参数研究及消突效果考察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课题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外防突措施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水射流与水力化措施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特色 | 第16-18页 |
2 高压水射流及破煤岩理论分析 | 第18-32页 |
·水射流 | 第18页 |
·水力冲孔水射流类型的选择 | 第18-21页 |
·水力冲孔水射流的动力特性 | 第21-25页 |
·非淹没射流的结构特性 | 第21-22页 |
·水射流冲击力与煤体表面压力分布 | 第22-25页 |
·高压水射流的破煤机理 | 第25-29页 |
·水射流破煤假说 | 第25-27页 |
·水射流动力破煤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3 冲孔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研究 | 第32-44页 |
·水力冲孔工艺过程 | 第32-35页 |
·水力冲孔系统安装 | 第32-33页 |
·泵压调定 | 第33-34页 |
·设计钻孔布置方式 | 第34页 |
·钻孔施工 | 第34页 |
·水力冲孔 | 第34-35页 |
·水力冲孔的设备选型 | 第35-37页 |
·高压乳化液泵 | 第35页 |
·钻机和高压胶管 | 第35-36页 |
·双功能高压水表和卸压阀 | 第36页 |
·水力冲孔喷嘴 | 第36-37页 |
·水力冲孔技术参数优化 | 第37-41页 |
·高压软管压力损失的计算 | 第37-38页 |
·水力冲孔破煤所需的射流压力 | 第38-40页 |
·水力冲孔效果与冲孔时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4页 |
4 水力冲孔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探讨 | 第44-64页 |
·煤岩材料破环失稳机理 | 第44-45页 |
·水射流冲击下煤岩体损伤破坏理论 | 第45-50页 |
·煤岩的非均质性在RFPA 模型中的体现 | 第46-47页 |
·冲击载荷下煤岩的损伤破坏 | 第47-50页 |
·水力冲孔的消突机理 | 第50-53页 |
·煤体应力变化 | 第50-51页 |
·水力冲孔瓦斯压力及含量变化 | 第51页 |
·瓦斯涌出抽采量的变化 | 第51-53页 |
·水力冲孔增透卸压范围的数值模拟 | 第53-63页 |
·RFPA 数值试验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建立数值模型 | 第54-55页 |
·数值模拟考察 | 第55-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水力冲孔效果考察 | 第64-84页 |
·试验点概况 | 第64-68页 |
·潘一矿试验区概况 | 第64-65页 |
·潘二矿试验区概况 | 第65-67页 |
·谢桥矿试验区概况 | 第67页 |
·谢桥矿试验区概况 | 第67-68页 |
·水力冲孔有效影响半径考察 | 第68-71页 |
·压力考察法 | 第68-69页 |
·流量考察法 | 第69-71页 |
·水力冲孔效果考察分析 | 第71-78页 |
·冲出煤量和瓦斯量 | 第71-73页 |
·水力冲孔后增透卸压效果分析 | 第73-76页 |
·水力冲孔消突效果分析 | 第76-78页 |
·顾北矿水力冲孔效果考察 | 第78-80页 |
·冲孔半径及有效影响半径试验考察 | 第78-79页 |
·水力冲孔参数及效果分析 | 第79-80页 |
·卸压增透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80-81页 |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80页 |
·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页 |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