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都市圈区域治理及其法律保障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7-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二、研究视角和意义第8-9页
第一章 都市圈区域治理的基本理论第9-15页
    第一节 都市圈的概念和由来第9-10页
        一、都市圈的由来和概念第9页
        二、都市圈的特征第9-10页
    第二节 区域治理的概念和意义第10-13页
        一、区域治理的概念第10-12页
        二、都市圈区域治理的意义第12-13页
    第三节 区域治理法制的现状和前景第13-15页
        一、区域治理的法制现状第13页
        二、区域治理的法制前景第13-14页
        三、区域治理法制的路径选择第14-15页
第二章 世界各国都市圈区域治理的经验第15-25页
    第一节 欧美各国都市圈区域治理的经验第15-19页
        一、美国第15-16页
        二、德国第16-18页
        三、英国与法国第18-19页
    第二节 日本都市圈区域治理的经验第19-25页
        一、日本都市圈发展情况第20-21页
        二、日本都市圈区域治理的实践第21-23页
        三、对我国都市圈区域治理的借鉴意义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都市圈区域治理的分析第25-33页
    第一节 我国都市圈和区域治理的发展阶段第25-27页
        一、我国都市圈的发展情况第25-26页
        二、我国区域治理的发展阶段第26-27页
    第二节 我国区域治理法制第27-30页
        一、我国区域治理法制的主流学说及分析第28-29页
        二、区域治理的其他机制第29-30页
    第三节 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为例分析第30-33页
        一、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区域治理的实践第30-32页
        二、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区域治理反映出的问题第32-33页
第四章 我国都市圈区域治理法律保障的相关建议第33-36页
    第一节 中央政府发挥协调作用第33-34页
        一、加强地方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第33页
        二、推动区域行政协议的广泛运用第33-34页
        三、对区域治理开展行政指导第34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加强主体作用第34-35页
        一、探索建立更为灵活的区域治理机制第34页
        二、推动区域协同立法,实现法制协调第34-35页
    第三节 社会与市场积极参与第35-36页
        一、区域治理行为应以民意为基础第35页
        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治理作用第35页
        三、探索区域治理问题的市场化解决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1-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管夹套焊接残余应力分析与安全评定研究
下一篇:越南太钢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