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钻削加工及钻床论文

错齿BTA深孔钻自导向机理研究与钻削工艺参数优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第10-12页
    1.2 深孔钻削系统原理与特点第12-14页
    1.3 BTA深孔钻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BTA深孔钻头优化与钻削机理第14-16页
        1.3.2 BTA深孔钻自导向及加工孔质量第16-18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2 错齿BTA深孔钻削机理研究第20-38页
    2.1 错齿BTA深孔钻削原理第20-23页
        2.1.1 BTA深孔钻削系统第20-21页
        2.1.2 错齿BTA钻头第21-22页
        2.1.3 错齿BTA深孔钻受力分析第22-23页
    2.2 错齿BTA深孔钻削力数学模型建立第23-29页
        2.2.1 二元直角切削模型第23-24页
        2.2.2 外齿微元切削模型第24-25页
        2.2.3 各刀齿切削分力第25-26页
        2.2.4 钻削力求解第26-27页
        2.2.5 钻削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27-29页
    2.3 错齿BTA深孔钻切屑断裂研究第29-37页
        2.3.1 切屑的形成与变形第29-32页
        2.3.2 错齿BTA深孔钻的切屑断裂形式第32-34页
        2.3.3 切屑断裂条件与断裂评价第34页
        2.3.4 切屑断裂数学模型第34-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BTA深孔钻自导向工作机理研究第38-48页
    3.1 自导向产生原理第38-40页
        3.1.1 自导向的形成第38-39页
        3.1.2 导向条在深孔加工中的作用第39-40页
    3.2 自导向加工方式对孔径尺寸影响第40-44页
        3.2.1 导向条对孔壁的挤压变形第40-42页
        3.2.2 自导向对入钻过程孔径影响第42-44页
    3.3 自导向加工方式对孔表面质量影响第44-46页
        3.3.1 孔的表面微观组织第44-45页
        3.3.2 孔的表面粗糙度第45-46页
        3.3.3 孔的表面硬化程度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4 错齿BTA深孔钻钻削力与切屑断裂实验研究第48-62页
    4.1 实验内容第48-51页
        4.1.1 实验方案第48-49页
        4.1.2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49-50页
        4.1.3 实验条件第50-51页
    4.2 错齿BTA深孔钻钻削力实验结果分析第51-56页
        4.2.1 入钻过程钻削扭矩与轴向力第51-53页
        4.2.2 钻削工艺参数对钻削力的影响第53-55页
        4.2.3 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数值对比第55-56页
    4.3 错齿BTA深孔钻削切屑的变形断裂第56-60页
        4.3.1 切屑形态第57-58页
        4.3.2 切屑变形系数第58页
        4.3.3 切屑断裂系数第58-59页
        4.3.4 切屑断裂情况预测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错齿BTA深孔钻加工孔质量实验研究与工艺参数优化第62-72页
    5.1 实验内容第62-64页
        5.1.1 实验方案第62页
        5.1.2 实验设备及仪器第62-63页
        5.1.3 实验条件第63-64页
    5.2 错齿BTA深孔钻加工孔尺寸精度研究第64-65页
        5.2.1 导向条对孔壁的挤压层厚度第64-65页
        5.2.2 错齿BTA深孔钻削孔径变化第65页
    5.3 错齿BTA深孔钻加工孔壁的表面质量研究第65-66页
        5.3.1 孔的表面粗糙度第65-66页
        5.3.2 孔表面微观硬化程度第66页
    5.4 错齿BTA钻头磨损研究第66-69页
        5.4.1 错齿BTA钻头磨损形态第67-68页
        5.4.2 错齿BTA钻头磨损规律第68-69页
    5.5 错齿BTA深孔钻削工艺参数优化第69-71页
        5.5.1 优化目标与优化变量第70页
        5.5.2 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第70-71页
        5.5.3 错齿BTA深孔钻削工艺参数优化第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MA管接头本构关系研究与数值模拟
下一篇:汽车用高强钢焊接接头低周疲劳性能及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