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油田采出水的特点及国内外处理方法现状 | 第14-18页 |
1.2.1 油田采出水的来源与特点 | 第14-15页 |
1.2.2 油田采出水国内外处理方法现状 | 第15-18页 |
1.2.3 油田采出水的现有处理方法的问题 | 第18页 |
1.3 电混凝技术的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1.3.1 电混凝技术的机理 | 第18-19页 |
1.3.2 电混凝技术的特点 | 第19页 |
1.3.3 电混凝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电催化氧化技术的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1.4.1 电催化氧化技术的机理 | 第20-21页 |
1.4.2 电催化氧化技术的特点 | 第21页 |
1.4.3 电催化氧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7页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7-37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2.1.1 电混凝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2.1.2 电催化氧化反应装置 | 第28页 |
2.2 试验仪器和药剂 | 第28-30页 |
2.2.1 试验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2.2.2 试验主要药剂 | 第29-30页 |
2.3 试验材料 | 第30-32页 |
2.4 试验方法与分析方法 | 第32-37页 |
2.4.1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2.4.2 分析方法 | 第33-37页 |
第三章 电混凝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 第37-47页 |
3.1 Fe做阳极电混凝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7-41页 |
3.1.1 运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2 极板间距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3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1.4 电流密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 Al做阳极电混凝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1-46页 |
3.2.1 运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2 极板间距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3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3.2.4 电流密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 第47-61页 |
4.1 无外加催化剂时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 第47-49页 |
4.2 外加催化剂Fe/SiO_2时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 第49-53页 |
4.2.1 催化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2 槽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3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4 供气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 外加催化剂Mn-Ti-La/SiO_2时电催化氧化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 第53-58页 |
4.3.1 催化剂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2 槽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4 供气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第五章 电混凝-电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对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第61-73页 |
5.1 电混凝-电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启动 | 第61-64页 |
5.2 电混凝-电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对辽河油田采出水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 第64-71页 |
5.2.1 对辽河油田采出水中油的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 第65-67页 |
5.2.2 对辽河油田采出水中TSS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 第67-69页 |
5.2.3 对辽河油田采出水中COD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 | 第69-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7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建议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 | 第81-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97-9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