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神经病、精神病护理学论文

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5-16页
引言第16-25页
    1 研究背景第16-21页
        1.1 老年痴呆患者现况及照顾需求第16-17页
        1.2 老年痴呆照顾者现况及照护技能需求第17-18页
        1.3 Farran痴呆照顾者技能模型第18-19页
        1.4 国内外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研究现况第19-21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页
        2.1 研究目的第21页
        2.2 研究意义第21页
    3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第21-24页
        3.1 操作性定义第21-22页
        3.2 理论依据第22-23页
        3.3 理论框架第23-24页
    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一部分 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构建第25-51页
    对象与方法第25-31页
        1 文献研究第25页
        2 质性访谈第25-27页
            2.1 研究对象第25-26页
            2.2 样本选择第26页
            2.3 研究方法第26-27页
        3 小组讨论第27页
        4 德尔菲专家咨询第27-30页
            4.1 专家选择第27-28页
            4.2 专家人数确定第28页
            4.3 专家咨询问卷编制第28页
            4.4 问卷咨询与反馈第28页
            4.5 统计分析第28-29页
            4.6 指标删除标准第29-30页
        5 预试验第30-31页
    结果第31-48页
        1 文献研究第31-33页
        2 质性访谈第33-37页
            2.1 受访者一般资料第33页
            2.2 主题提取结果第33-37页
        3 小组讨论第37-38页
        4 德尔菲专家咨询第38-45页
            4.1 专家一般资料第38页
            4.2 专家积极系数第38页
            4.3 专家权威系数第38-39页
            4.4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第39-42页
            4.5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第42-45页
        5 预试验第45页
        6 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第45-48页
    讨论第48-51页
        1 干预方案的全面性分析第48-49页
        2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第49-51页
            2.1 专家的代表性第49页
            2.2 专家的积极性第49-50页
            2.3 专家的权威性第50页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性和集中性第50-51页
第二部分 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应用第51-78页
    对象与方法第51-61页
        1 研究设计第51页
        2 研究对象第51-52页
            2.1 纳入、排除及退出标准第51-52页
            2.2 样本量第52页
            2.3 分组第52页
        3 研究工具第52-53页
            3.1 一般资料调查表第52页
            3.2 痴呆患者照顾者护理能力问卷第52-53页
            3.3 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第53页
            3.4 Zarit照顾负担量表第53页
        4 干预实施第53-58页
            4.1 对照组第53-54页
            4.2 干预组第54-58页
        5 干预效果评价第58-60页
            5.1 评价指标第58页
            5.2 资料收集第58页
            5.3 资料统计与分析第58-60页
        6 质量控制第60页
        7 伦理原则第60-61页
    结果第61-72页
        1 样本流失情况第61页
        2 基线资料的均衡性第61-64页
            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均衡性的比较第61-62页
            2.2 干预前两组照顾者护理能力得分的比较第62-63页
            2.3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第63页
            2.4 干预前两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的比较第63-64页
        3 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资料的比较第64-72页
            3.1 两组照顾者护理能力得分的比较第64-67页
            3.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的比较第67-68页
            3.3 两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的比较第68-72页
    讨论第72-78页
        1 干预方案可提升照顾者护理能力第72-75页
            1.1 干预方案可提高照顾者知识水平第72-73页
            1.2 干预方案可提高照顾者技能水平第73-74页
            1.3 干预方案在照顾者自身健康、人际关系方面提升不明显第74-75页
        2 干预方案可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第75页
        3 干预方案可减轻老年痴呆照顾者照顾负担第75-76页
        4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与建议第76-78页
            4.1 结合研究对象实际情况第76-77页
            4.2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1 研究结论第78页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建议第78-79页
        2.1 研究创新性第78页
        2.2 研究局限性第78页
        2.3 研究建议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综述 网络技术在老年痴呆照顾者护理能力干预中的应用及评价研究进展第85-91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附录第91-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机制研究--以N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估机制为例
下一篇:情绪创造力、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及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