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抗裂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关于防裂措施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关于振动搅拌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页
        1.3.1 研究的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第16-31页
    2.1 级配理论以及矿质混合料材料的结构组成类型第16-18页
        2.1.1 级配曲线、级配类型和级配理论第16-18页
    2.2 材料结构组成类型第18页
    2.3 原材料性质检验第18-20页
    2.4 级配组成设计第20-29页
        2.4.1 确定粗细集料的分界点第22页
        2.4.2 粗集料级配设计第22-25页
        2.4.3 细集料级配设计第25-27页
        2.4.4 合成级配的确定与验证第27-28页
        2.4.5 水泥剂量的确定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研究第31-45页
    3.1 级配的选择第31-32页
    3.2 力学性能及路用性能试验第32-37页
        3.2.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第32-33页
        3.2.2 抗压回弹模量第33-35页
        3.2.3 抗冻性能第35-36页
        3.2.4 抗冲刷性能第36-37页
    3.3 各项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7-39页
    3.4 收缩性能试验第39-43页
        3.4.1 干燥收缩第39-41页
        3.4.2 温度收缩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抗裂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室内实验室控制第45-55页
    4.1 压实方法分类第45-46页
    4.2 振动压实理论第46页
    4.3 振动压实成型机第46-47页
    4.4 击实方式对混合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47-49页
        4.4.1 击实方式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第47-48页
        4.4.2 击实方式对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比较第48-49页
    4.5 成型方式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4.5.1 不同成型方式对试件吸水率的影响第49页
        4.5.2 不同成型方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对比第49-51页
    4.6 不同成型方法对抗干缩能力的影响第51-54页
        4.6.1 干缩试验第51页
        4.6.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1-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新型施工工艺第55-71页
    5.1 振动搅拌技术与传统静力搅拌技术的比较第55-57页
        5.1.1 传统静力搅拌方式的缺陷第55-56页
        5.1.2 振动搅拌技术的机理和优势第56-57页
    5.2 配合比设计第57-62页
        5.2.1 工程概况第57-58页
        5.2.2 配合比设计第58-62页
    5.3 施工工艺第62-68页
        5.3.1 试验段目的第62页
        5.3.2 施工流程第62-64页
        5.3.3 混合料的运输第64-65页
        5.3.4 混合料的摊铺、碾压方法和机具第65-67页
        5.3.5 水泥稳定碎石压实情况第67页
        5.3.6 交通管制第67-68页
    5.4 试验段效果第68-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T国企中层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及运用研究
下一篇:硅基CMOS毫米波前端关键电路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