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土石坝(当地材料坝、填筑坝)论文

基于智能碾压理论的土石坝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指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智能碾压技术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指标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7页
第2章 土石坝智能碾压基本理论与方法第17-31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碾轮-坝料相互作用系统理论第17-20页
        2.2.1 坝料振动压实基本原理第17-18页
        2.2.2 弹-塑性动力学模型第18-19页
        2.2.3 经典动力学模型第19-20页
        2.2.4 单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第20页
    2.3 土石坝智能碾压的原理及其系统构成第20-25页
        2.3.1 智能碾压基本概念及实施流程第20-22页
        2.3.2 常用土石坝料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指标第22-24页
        2.3.3 土石坝智能碾压系统的基本构成第24-25页
    2.4 压实质量车载实时监测装置开发第25-27页
    2.5 土石坝料压实质量实时监测和快速评估方法第27-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土石坝碾压过程中碾轮振动性态和滞后相位角研究第31-51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土石坝振动碾压试验方案第31-37页
        3.2.1 试验工程概况第31-32页
        3.2.2 核子密度仪校核第32-35页
        3.2.3 碾压试验段布置第35-37页
    3.3 碾轮振动加速度分析第37-40页
        3.3.1 碾轮振动加速度的时域分析第37-38页
        3.3.2 碾轮振动加速度的频域分析第38-40页
    3.4 碾轮-坝料相互作用系统的滞后相位角研究第40-49页
        3.4.1 系统滞后相位角的定义第40-41页
        3.4.2 应力法测滞后相位角方法第41-42页
        3.4.3 霍尔传感器测滞后相位角方法第42-44页
        3.4.4 碾压机振动位移的频域积分方法第44-45页
        3.4.5 滞后相位角的试验分析第45-47页
        3.4.6 滞后相位角的理论分析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基于碾轮振动加速度时域和滞后相位角的压实质量监测指标研究第51-63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指标——地基反力分析与改进第51-55页
        4.2.1 基于碾轮振动加速度时域的地基反力指标试验分析第51-52页
        4.2.2 考虑滞后相位角的地基反力指标的改进第52-55页
    4.3 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指标——坝料刚度分析第55-62页
        4.3.1 基于碾轮振动加速度时域的坝料刚度指标理论分析第55-57页
        4.3.2 坝料刚度指标与压实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7-60页
        4.3.3 基于坝料刚度指标的压实质量实时监测与评估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基于碾轮振动加速度频域的压实质量实时监测指标研究第63-71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压实监测指标CV的改进第63-67页
        5.2.1 基于碾轮振动加速度频域的压实监测指标CV试验分析第63-65页
        5.2.2 振动频率对CV的影响分析第65-66页
        5.2.3 耦合振动频率的坝料压实监测指标的改进第66-67页
    5.3 坝料过碾指标BV分析第67-70页
        5.3.1 BV指标定义第68页
        5.3.2 BV指标的试验分析第68-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本文总结第71-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严寒地区低层老年住宅建筑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地质雷达法道路内部缺陷检测的模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