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属的分析试验(金属材料试验)论文--物理试验法论文

厚壁结构超声波传播特性研究及其无损检测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6页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固体中的瞬态弹性波第16-17页
        1.2.2 超声体波检测第17-19页
        1.2.3 超声导波检测第19-22页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26页
第2章 无限域中瞬态弹性波的传播理论第26-40页
    2.1 垂直线载荷下的瞬态位移第26-33页
        2.1.1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第26-28页
        2.1.2 平面应变问题的控制方程第28-29页
        2.1.3 位移解析式的推导第29-33页
    2.2 利用Cagniard-de Hoop法求解第33-35页
    2.3 调制函数载荷下瞬态位移的计算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40页
第3章 基于瞬态波位移解析解的相控阵声场计算方法研究第40-68页
    3.1 表面垂直线载荷下半无限域的瞬态位移第40-50页
        3.1.1 位移解析式的推导第40-47页
        3.1.2 数值计算与有限元仿真对比第47-50页
    3.2 基于瞬态波位移解析解的线阵指向性计算方法第50-56页
        3.2.1 基于半无限域垂直线载荷的理论模型第50-51页
        3.2.2 线阵瞬态位移的计算第51-53页
        3.2.3 声场指向性的表征第53-56页
    3.3 超声相控阵瞬态波位移场测量实验研究第56-63页
        3.3.1 瞬态波位移场测量系统第56-59页
        3.3.2 声束偏转不同角度时的纵波指向性第59-61页
        3.3.3 声场半径变化时的纵波指向性第61-63页
    3.4 线阵参数对声束的影响第63-66页
        3.4.1 波长第63-64页
        3.4.2 阵列宽度第64页
        3.4.3 阵元宽度/阵元间距第64-65页
        3.4.4 声场半径第65-66页
    3.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厚板超声波瞬态位移及其Lamb波应用研究第68-106页
    4.1 单位阶跃函数点载荷下的瞬态位移第68-78页
        4.1.1 广义射线理论求解位移解析解第68-75页
        4.1.2 表面垂直点载荷下的瞬态位移计算第75-78页
    4.2 调制函数点载荷下瞬态位移的计算方法第78-84页
        4.2.1 单位阶跃函数响应位移叠加法第78-80页
        4.2.2 数值计算及有限元仿真对比第80-84页
    4.3 点载荷下厚板超声波点瞬态位移的实验研究第84-89页
        4.3.1 基于非接触全光学检测装置的实验系统第84-87页
        4.3.2 不同传播距离下的瞬态位移第87-88页
        4.3.3 不同载荷信号下的瞬态位移第88-89页
    4.4 垂直点载荷下厚板Lamb波的传播特性第89-96页
        4.4.1 垂直点载荷下的Lamb波模态第89-91页
        4.4.2 频率对Lamb波波形的影响第91-93页
        4.4.3 A_0模态相速度的计算第93-96页
    4.5 平板和管道中Lamb波的相似性研究第96-104页
        4.5.1 A_0与C-A_0模态第97-101页
        4.5.2 S_0与C-S_0模态第101-104页
    4.6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5章 厚壁管道周向Lamb波窄声束阵列传感器研制第106-120页
    5.1 激励模态研究第106-108页
    5.2 声场的仿真优化第108-112页
        5.2.1 有限元仿真模型第108-109页
        5.2.2 声场优化结果第109-112页
    5.3 传感器制作第112-113页
    5.4 窄声束阵列传感器的声场测量实验第113-117页
    5.5 本章小结第117-120页
第6章 厚壁管道附着物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研究第120-130页
    6.1 管道-附着物双层结构模型第120-122页
    6.2 纵向模态在双层管道中的传播特性第122-124页
    6.3 含内壁附着物管道的群速度测量实验研究第124-129页
        6.3.1 内壁均匀附着层的制作第124-125页
        6.3.2 群速度测量实验系统第125-126页
        6.3.3 实验结果第126-129页
    6.4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结论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2页
附录第142-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4-146页
致谢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Fe3O4/Cr(Ⅵ)复合物对大肠杆菌及人胚肾细胞的毒性研究
下一篇:不规则结构的非线性气动热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