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暴力袭警是警察开枪的合法性前提 | 第10-13页 |
(一)暴力袭警的概况 | 第10-12页 |
1.暴力袭警的现状和原因 | 第10-11页 |
2.一般袭警、暴力袭警、非暴力袭警行为的概念区分 | 第11-12页 |
3.“暴力”“严重后果”“正在实施”的概念界定 | 第12页 |
(二)暴力袭警的判断标准 | 第12-13页 |
1.前提标准 | 第12-13页 |
2.手段标准 | 第13页 |
3.对象标准 | 第13页 |
4.后果标准 | 第13页 |
二、暴力袭警时警察开枪的理论分析 | 第13-20页 |
(一)警察开枪的现状和误区 | 第14-15页 |
1.警察开枪的现状 | 第14页 |
2.警察开枪的误区 | 第14-15页 |
(二)警察开枪行为的性质分析 | 第15-17页 |
1.直接强制与间接强制 | 第15页 |
2.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 第15-16页 |
3.职务防卫行为 | 第16-17页 |
(三)警察开枪行为的法律分析 | 第17-20页 |
1.有关警察开枪行为的法律法规分析 | 第17-19页 |
2.完善警察开枪行为的合法性判断分析 | 第19-20页 |
三、明确暴力袭警时警察开枪的合法性判断标准 | 第20-27页 |
(一)借鉴各国和其他地区警察开枪的判断标准 | 第20-24页 |
1.俄罗斯、日本、德国的警察开枪标准 | 第20-21页 |
2.美国的警察开枪标准 | 第21-23页 |
3.香港的警察开枪标准 | 第23-24页 |
(二)我国警察开枪的合法性判断标准 | 第24-25页 |
1.原则性标准 | 第24页 |
2.正当程序性标准 | 第24页 |
3.司法审查标准 | 第24-25页 |
(三)具体的合法性判断标准 | 第25-27页 |
1.事实与法律相统一的判断标准 | 第25-27页 |
2.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判断标准 | 第27页 |
四、暴力袭警时警察开枪行为合法性判断标准的具体适用 | 第27-32页 |
(一)“庆安火车站事件” | 第27-28页 |
(二)用合法性标准判断李乐斌的开枪行为 | 第28-29页 |
1、原则性标准判断合法 | 第28页 |
2、正当程序性标准判断合法 | 第28页 |
3、司法审查标准判断合法 | 第28-29页 |
(三)用具体标准判断李乐斌的开枪行为 | 第29-32页 |
1、事实与法律相统一的标准判断合法 | 第29-30页 |
2、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标准判断非法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