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3.3 研究路线 | 第18-20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的介绍 | 第20-36页 |
2.1 数字签名算法 | 第20-24页 |
2.1.1 数字签名简介 | 第20页 |
2.1.2 加密体制系统的介绍 | 第20-22页 |
2.1.3 数字签名的产生方式 | 第22-24页 |
2.2 哈希算法 | 第24-29页 |
2.2.1 MD5算法 | 第24-27页 |
2.2.2 SHA1算法 | 第27-29页 |
2.2.3 MD5算法和SHA1算法的比较 | 第29页 |
2.3 图像隐藏技术 | 第29-31页 |
2.3.1 图像隐藏技术的介绍 | 第29-30页 |
2.3.2 空间域图像隐藏算法 | 第30页 |
2.3.3 变换域图像隐藏算法 | 第30-31页 |
2.3.4 DCT变换域图像隐藏技术 | 第31页 |
2.4 二维码技术简介 | 第31-33页 |
2.4.1 二维码的特性 | 第32页 |
2.4.2 二维码同其它自动识别技术的对比 | 第32-33页 |
2.5 农产品追溯体系 | 第33-36页 |
2.5.1 可追溯的概述 | 第33-34页 |
2.5.2 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分析 | 第34页 |
2.5.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的关键技术 | 第34-36页 |
3 图像隐藏技术在二维码防伪中的研究 | 第36-46页 |
3.1 HVS算法 | 第36页 |
3.2 DCT算法描述 | 第36-37页 |
3.3 Arnold算法 | 第37页 |
3.3.1 Arnold变换 | 第37页 |
3.3.2 iArnold变换 | 第37页 |
3.4 基于HVS、DCT和Arnold算法的图像隐藏技术研究 | 第37-40页 |
3.4.1 PSNR研究 | 第37-38页 |
3.4.2 NC研究 | 第38页 |
3.4.3 鲁棒性研究 | 第38-40页 |
3.5 基于HVS、DCT和Arnold算法的图像隐藏技术 | 第40-46页 |
3.5.1 嵌入隐藏图像的二维码生成 | 第40-41页 |
3.5.2 算法实现 | 第41-45页 |
3.5.3 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研究 | 第46-54页 |
4.1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46页 |
4.2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系统的实现思想 | 第46-47页 |
4.3 RSA数字签名方案 | 第47-48页 |
4.3.1 RSA加密方式 | 第47页 |
4.3.2 RSA的使用 | 第47-48页 |
4.3.3 RSA算法在追溯体系中的应用 | 第48页 |
4.4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的流程设计 | 第48-49页 |
4.5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实验 | 第49-53页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 基于数字签名的二维码防伪认证技术的实际应用 | 第54-62页 |
5.1 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追溯平台的设计思想 | 第54页 |
5.2 平台用户角色分类 | 第54-57页 |
5.2.1 系统管理员 | 第54-55页 |
5.2.2 生产基地用户 | 第55页 |
5.2.3 监管部门 | 第55-56页 |
5.2.4 销售用户 | 第56页 |
5.2.5 检测用户 | 第56页 |
5.2.6 消费者 | 第56-57页 |
5.3 平台总体功能模块 | 第57-62页 |
5.3.1 投入品源头监管 | 第58页 |
5.3.2 农产品产销全过程管理 | 第58-59页 |
5.3.3 报表统计 | 第59页 |
5.3.4 二维码生成 | 第59-60页 |
5.3.5 二维码防伪认证 | 第60-62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2-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