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计算机论文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的探究与应用研究--以初中“信息可信度评估”单元学习为例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绪论第16-22页
    一、研究背景第16-20页
    二、研究问题第20-21页
    三、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一章 研究综述第22-36页
    第一节 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研究第22-27页
        一、过程性评价的国内研究趋势第22-23页
        二、CIPP评价模式中的过程评价第23-24页
        三、过程性评价的概念讨论第24-25页
        四、形成性评价与促进学习的评价第25-26页
        五、过程性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第26-27页
    第二节 过程性评价模型的相关研究第27-30页
        一、过程性评价对“过程”的理解第27-29页
        二、过程性评价对评价时间的选择第29-30页
        三、过程性评价对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0页
    第三节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的相关研究第30-36页
        一、模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0-31页
        二、模型中的信息技术学科性体现第31-32页
        三、模型中应用的评价方法第32-34页
        四、模型评价效果的检验环节第34-36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36-42页
    第一节 研究框架第36-38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38-40页
        一、文献法第39页
        二、问卷调查法第39-40页
        三、实验法第40页
    第三节 研究工具第40-42页
第三章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第42-52页
    第一节 过程教育哲学第42-45页
        一、过程教育哲学的知识论第42-44页
        二、过程教育哲学的教育节奏论第44-45页
    第二节 教育评价与反馈的相关理论第45-52页
        一、促进学习的评价理论第45-48页
        二、促进学习的反馈理论第48-50页
        三、提取练习效应理论第50-52页
第四章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各阶段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探究第52-85页
    第一节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各阶段的要素及其关系假设第52-58页
        一、过程教育哲学视角下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第52页
        二、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各阶段的要素第52-56页
        三、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要素间的关系假设第56-58页
    第二节 假设检验的过程与方法第58-65页
        一、问卷编制第58-61页
        二、问卷预试第61-65页
        三、正式问卷发放第65页
        四、问卷分析方法第65页
    第三节 假设检验的数据分析与发现第65-83页
        一、问卷填答基本情况第65-70页
        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第70-74页
        三、研究工具测量模型检验第74-80页
        四、研究工具结构模型检验第80-83页
    第四节 假设检验的结论与讨论第83-85页
        一、要素间关系假设成立第83-84页
        二、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第84-85页
第五章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及其评价方案第85-93页
    第一节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解析第85-87页
        一、信息活动经验丰富阶段第86页
        二、信息活动知识精致阶段第86-87页
        三、信息活动经验深度提升阶段第87页
    第二节 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特点第87-90页
        一、中学生的信息活动经验第87-88页
        二、中学生的信息活动知识第88页
        三、中学生的信息活动深层经验第88-90页
    第三节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的评价需求第90-91页
    第四节 与信息技术学习过程相适切的评价方案第91-93页
第六章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第93-105页
    第一节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的建构过程第93-94页
    第二节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的内涵解析第94-97页
        一、核心目的层第95页
        二、教育节奏层第95-96页
        三、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层第96页
        四、促进学习的评价层第96-97页
    第三节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的应用指导第97-105页
        一、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的基本理念第98-102页
        二、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设计的节奏把握第102页
        三、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工具的选用建议第102-105页
第七章 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模型应用第105-129页
    第一节 教学实验的设计第105-112页
        一、教学主题第106-108页
        二、教学实验对象第108页
        三、教学实验过程第108-112页
    第二节 “信息可信度评估”单元教学与评价活动设计第112-119页
        一、学习内容分析第112页
        二、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第112-113页
        三、学习活动目标第113页
        四、教学与评价活动设计第113-119页
    第三节 教学实验的数据分析与结论第119-129页
        一、学生前测数据分析第119-122页
        二、学生后测数据分析第122-126页
        三、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第126-128页
        四、教学实验的结论第128-129页
结语第129-133页
    一、研究结论第129-130页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0页
    三、研究局限第130-131页
    四、研究展望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9页
附录第149-155页
后记第155-15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159页
参与项目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社会认知主义视角
下一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