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1 绪论 | 第7-19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关键词释义 | 第9-10页 | 
| 1.2.1 中西部 | 第9页 | 
| 1.2.2 农业转移人口 | 第9页 | 
| 1.2.3 就近迁移 | 第9-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第10-16页 | 
| 1.3.1 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现状的研究 | 第10-13页 | 
| 1.3.2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研究 | 第13-15页 | 
| 1.3.3 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区域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影响因素的理论构建 | 第19-28页 | 
| 2.1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 2.1.1 推拉理论 | 第19-20页 | 
| 2.1.2 库兹涅茨人口再分布理论 | 第20页 | 
| 2.1.3 蒂博特模型 | 第20-21页 | 
| 2.2 政策依据 | 第21-24页 | 
| 2.2.1 户籍制度变迁 | 第21-23页 | 
| 2.2.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第23-24页 |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第24-28页 | 
| 2.3.1 变量选取 | 第24-25页 | 
| 2.3.2 实证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 2.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6-28页 | 
| 3 区域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50页 | 
| 3.1 研究设计 | 第28-30页 | 
| 3.1.1 数据来源 | 第28页 | 
| 3.1.2 数据测度 | 第28-30页 | 
| 3.2 区域发展水平及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的现状分析 | 第30-39页 | 
| 3.2.1 区域发展水平现状的整体分析 | 第30-33页 | 
| 3.2.2 区域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 第33-36页 | 
| 3.2.3 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的现状分析 | 第36-39页 | 
| 3.3 中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 3.3.1 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 3.3.2 模型检验 | 第40-41页 | 
| 3.3.3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3.4 中西部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47页 | 
| 3.4.1 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 3.4.2 模型检验 | 第44页 | 
| 3.4.3 模型计量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 3.5 结论与讨论 | 第47-50页 | 
| 3.5.1 人力资本和经济地位会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迁移 | 第47-48页 | 
| 3.5.2 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会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近流动 | 第48页 | 
| 3.5.3 城镇化水平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的关键因素 | 第48-50页 | 
| 4 引导中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的对策建议 | 第50-56页 | 
| 4.1 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就近流动 | 第50-51页 | 
| 4.1.1 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和特色产业 | 第50页 | 
| 4.1.2 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 第50-51页 | 
| 4.2 提升中西部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迁移 | 第51-53页 | 
| 4.2.1 公共服务资源向中西部和落后地区倾斜 | 第51-52页 | 
| 4.2.2 提升中西部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 | 第52-53页 | 
| 4.3 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就近城镇化的能力 | 第53-56页 | 
| 4.3.1 鼓励农业转移人口接受学历教育 | 第53页 | 
| 4.3.2 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 | 第53-54页 | 
| 4.3.3 营造农业转移人口创业的政策环境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附录A 中西部城市区域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 第62-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