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1.4.1 创新点 | 第22-23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2.1.1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 | 第24页 |
2.1.2 满意度 | 第24页 |
2.1.3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满意度 | 第24-2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5-26页 |
2.2.2 公平理论 | 第26页 |
2.2.3 顾客满意理论 | 第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嘉祥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满意度初步评估 | 第27-35页 |
3.1 嘉祥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 | 第27-29页 |
3.1.1 嘉祥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1.2 嘉祥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概况 | 第28-29页 |
3.2 嘉祥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满意度初步评估 | 第29-34页 |
3.2.1 深度访谈 | 第29-33页 |
3.2.2 嘉祥县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满意度不高的原因 | 第33-34页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满意度测评 | 第35-50页 |
4.1 问卷设计及样本选取 | 第35-37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35-36页 |
4.1.2 样本选取 | 第36-37页 |
4.2 信度、效度分析 | 第37-38页 |
4.2.1 信度分析 | 第37页 |
4.2.2 效度分析 | 第37-38页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6页 |
4.3.1 个体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4.3.2 政策认知度分析 | 第39-41页 |
4.3.3 满意度分析 | 第41-46页 |
4.4 满意度测评 | 第46-49页 |
4.4.1 指标权重设计 | 第46-47页 |
4.4.2 满意度综合测评 | 第47-48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50-58页 |
5.1 相关性分析 | 第50-53页 |
5.2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5.2.1 个体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5.2.2 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6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5.3.1 政策认知度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2 保险待遇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7页 |
5.3.3 政府服务水平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7页 |
5.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第58-62页 |
6.1 带动经济发展提高政策认知 | 第58页 |
6.2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内容 | 第58-60页 |
6.2.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第58-59页 |
6.2.2 注重待遇水平的动态调整 | 第59页 |
6.2.3 完善补贴激励机制 | 第59-60页 |
6.3 多方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第60-61页 |
6.3.1 发展多渠道宣传途径 | 第60页 |
6.3.2 简化参保办理手续 | 第60-61页 |
6.3.3 优化政府人员服务态度 | 第61页 |
6.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7.1 结论 | 第62页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A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