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6-17页 |
前言 | 第17-18页 |
第一章 鱼肝损伤模型的构建与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保肝作用的研究 | 第18-32页 |
1 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8-21页 |
1.1 CCl_4肝损伤模型 | 第18-19页 |
1.2 氨基半乳糖肝损伤模型 | 第19-20页 |
1.3 刀豆蛋白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20页 |
1.4 脂多糖(LPS)损伤动物模型 | 第20-21页 |
1.5 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21页 |
1.6 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动物模型 | 第21页 |
2 鱼肝损伤模型的构建 | 第21-24页 |
2.1 鱼肝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21-22页 |
2.2 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3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对鱼类保肝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3.1 鱼类肝病现状及防治 | 第24-25页 |
3.2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保肝作用的研究 | 第25-26页 |
3.3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保肝机理的研究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第二章 CCl_4诱导的建鲤急性肝损伤模型的构建 | 第32-44页 |
1 材料 | 第32-33页 |
2 方法 | 第33-35页 |
3 结果 | 第35-40页 |
4 讨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基于CCl_4诱导的建鲤肝细胞损伤模型对25味中草药(提取物)的初筛 | 第44-57页 |
1 材料 | 第44-45页 |
2 方法 | 第45-47页 |
3 结果 | 第47-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甘草次酸的保肝作用研究 | 第57-72页 |
1 材料 | 第58页 |
2 方法 | 第58-60页 |
3 结果 | 第60-67页 |
4 讨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第五章 姜黄素的保肝作用研究 | 第72-87页 |
1 材料 | 第72-73页 |
2 方法 | 第73-76页 |
3 结果 | 第76-81页 |
4 讨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第六章 香菇多糖对鲤鱼离体培养免疫细胞的活性调节作用 | 第87-97页 |
1 材料 | 第87-88页 |
2 方法 | 第88-90页 |
3 结果 | 第90-93页 |
4 讨论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七章 姜黄素、甘草次酸和香菇多糖联合对CCl_4诱导的建鲤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97-110页 |
1 材料 | 第97-98页 |
2 方法 | 第98-100页 |
3 结果 | 第100-106页 |
4 讨论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0页 |
总结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及专著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