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1.1 水与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2 水在铜表面吸附、解离、脱附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表面吸附物对电荷交换的影响 | 第14-16页 |
1.4 表面分析技术 | 第16-18页 |
1.5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离子-表面相互作用基本概念 | 第20-36页 |
2.1 两体碰撞模型 | 第20-22页 |
2.2 散射与反冲截面 | 第22-24页 |
2.3 离子-表面散射中的电荷转移 | 第24-27页 |
2.3.1 镜像电荷效应 | 第24-25页 |
2.3.2 共振跃迁 | 第25-26页 |
2.3.3 俄歇跃迁 | 第26-27页 |
2.4 自由电子气模型 | 第27-28页 |
2.5 Cu(110)、吸附物/Cu(110)的几何结构 | 第28-31页 |
2.6 吸附物对Cu(110)表面电子结构与功函的影响 | 第31-36页 |
第三章 实验仪器及技术 | 第36-48页 |
3.1 离子束 | 第36-37页 |
3.1.1 Ar~+离子束 | 第36页 |
3.1.2 快F~-离子束 | 第36-37页 |
3.2 超高真空系统 | 第37-39页 |
3.3 样品表面清洁 | 第39页 |
3.4 一维位置灵敏探测器 | 第39-41页 |
3.4.1 微通道板简介 | 第39-40页 |
3.4.2 一维位置灵敏探测器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3.5 飞行时间散射反冲谱 | 第41-44页 |
3.6 实验简述 | 第44-48页 |
3.6.1 水在铜表面的吸附与脱附实验 | 第44-46页 |
3.6.2 水/铜表面的电荷交换实验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4.1 水在铜表面的吸附与脱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4.1.1 水在铜表面吸附 | 第48-50页 |
4.1.2 水在铜表面脱附 | 第50-54页 |
4.2 水/铜表面的电荷交换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