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粒宽和粒重调控基因GW5L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7页
    1.1 水稻粒型的影响因素及遗传第13-14页
    1.2 水稻粒型基因的鉴定与克隆第14-25页
        1.2.1 蛋白泛素化降解途径相关的粒型基因第19-20页
        1.2.2 G蛋白信号途径相关的粒型基因第20-21页
        1.2.3 转录调节因子相关的粒型基因第21-23页
        1.2.4 植物激素途径相关的粒型基因第23-24页
        1.2.5 其他途径相关的粒型基因第24-25页
    1.3 油菜素类固醇合成及信号传导研究第25-35页
        1.3.1 油菜素类固醇的活性与结构第25-26页
        1.3.2 BR合成途径第26-28页
        1.3.3 BR代谢途径第28-29页
        1.3.4 BR信号转导研究第29-3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5-37页
第二章 水稻粒型调控基因GW5L的克隆第37-5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7-40页
        2.1.1 实验材料第37页
        2.1.2 农艺性状调查第37页
        2.1.3 基因表达分析第37-38页
        2.1.4 GW5L转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遗传转化第38-39页
        2.1.5 DNA提取与转基因检测第39页
        2.1.6 成熟种子外表皮扫描电镜观察第39页
        2.1.7 颖壳细胞的电镜观察第39-40页
        2.1.8 同源序列的克隆第4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0-56页
        2.2.1 GW5 同源基因的克隆第40-41页
        2.2.2 GW5L的结构分析与系统进化树第41-45页
        2.2.3 GW5L转基因植株表型第45-49页
        2.2.4 GW5L可互补GW5 敲除表型第49-50页
        2.2.5 GW5L转基因植株细胞学观察第50-52页
        2.2.6 GW5L转基因植株BL敏感性测定第52-53页
        2.2.7 BR合成基因的表达量分析第53-54页
        2.2.8 GW5L在不同资源中的多样性第54-56页
    2.3 讨论第56-58页
第三章 水稻GW5L基因的功能分析第58-7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8-62页
        3.1.1 植物材料第58页
        3.1.2 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第58-59页
        3.1.3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59页
        3.1.4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第59-60页
        3.1.5 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第60页
        3.1.6 Western杂交分析第60-61页
        3.1.8 体外磷酸化检测实验第61页
        3.1.9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1-62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2-68页
        3.2.1 GW5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62页
        3.2.2 GW5L的表达模式第62-63页
        3.2.3 GW5L与 GSK2 互作第63-64页
        3.2.4 GW5L蛋白体外磷酸化分析第64-65页
        3.2.5 GW5L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验证第65-66页
        3.2.6 GW5L参与盐胁迫调控第66-68页
    3.3 讨论第68-70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70-72页
    4.1 GW5L是 GW5 的同源基因第70页
    4.2 GW5L通过正调控BR信号影响籽粒的大小第70页
    4.3 GW5L通过GSK2 影响水稻BR信号的传递第70-71页
    4.4 GW5L通过与OsCaM1-1 互作调控水稻盐胁迫抗性第71页
    4.5 GW5L与 GW5 之间的的关系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2页
附录第82-86页
致谢第86-87页
作者简历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核镍配合物和富勒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下一篇:基于结构保持滤波的图像去雾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