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1 引言第9-13页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实际意义第10-11页
   ·研究的现状第11-12页
   ·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第13-18页
   ·目前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范畴的认识第13-14页
   ·对不同观点的分析第14-1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涵之我见第15-18页
3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论要第18-22页
   ·冲突概念的界定第18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的界定第18-19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的主要特征第19-22页
     ·长期性第19页
     ·阶段性第19-20页
     ·复杂性第20页
     ·可控性第20-22页
4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的主要类型第22-31页
   ·思维方式冲突第22-24页
     ·单向思维与多向思维的冲突第22-23页
     ·理论思维与经验思维的冲突第23页
     ·本质主义思维与生成性思维的冲突第23-24页
   ·价值观念冲突第24-26页
     ·关于价值主体认知的冲突第24-25页
     ·关于价值取向维度的冲突第25页
     ·关于价值目标定位的冲突第25-26页
   ·道德冲突第26-28页
     ·关于道德认知的冲突第26-27页
     ·关于道德评价的冲突第27页
     ·关于道德践履的冲突第27-28页
   ·情感冲突第28-31页
     ·关于情感取向的冲突第28-29页
     ·关于情感表达的冲突第29页
     ·关于情感满足的冲突第29-31页
5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的效应第31-3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的正面效应第31-33页
     ·有利于释放双方的敌对情绪第31页
     ·有利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第32页
     ·有利于解构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32-3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的负面效应第33-35页
     ·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秩序紊乱第33页
     ·激化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矛盾第33页
     ·妨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第33-34页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内耗第34-35页
6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的调适第35-44页
   ·和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调适的指导思想第35-37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主性的和谐统一第35-36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多样性的和谐统一第36页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和谐统一第36-37页
   ·统筹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调适的根本方法第37-39页
     ·统筹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第37-38页
     ·统筹显性方式和隐性方式,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第38-39页
     ·统筹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第39页
   ·健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调适的基本保障第39-41页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第40页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第40-41页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调控机制第41页
   ·优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冲突调适的主要途径第41-44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42页
     ·坚持兼容并蓄,构建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42-43页
     ·坚持与时俱进,构建动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爱国主义教育
下一篇:论香港政治委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