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胜利油田开采现状 | 第10-11页 |
1.1.2 高强度抽油杆使用的必然性 | 第11页 |
1.1.3 高强度抽油杆应用面对的问题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抽油杆疲劳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2.2 抽油杆腐蚀疲劳的实验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金属腐蚀疲劳的实验研究 | 第15-16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抽油杆的腐蚀疲劳特性及损伤机理 | 第17-39页 |
2.1 抽油杆材料的腐蚀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1 金属的腐蚀和分类 | 第17-18页 |
2.1.2 抽油杆的电化学腐蚀原理 | 第18-19页 |
2.1.3 腐蚀介质对抽油杆的影响 | 第19-22页 |
2.2 抽油杆柱受力特性分析 | 第22-27页 |
2.2.1 抽油机悬点静载荷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 | 第23-24页 |
2.2.2 悬点动载荷的大小及变化规律 | 第24-26页 |
2.2.3 某HY抽油杆的工程实例 | 第26-27页 |
2.3 抽油杆腐蚀疲劳损伤机理 | 第27-35页 |
2.3.1 抽油杆的腐蚀疲劳特征 | 第28-30页 |
2.3.2 抽油杆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模型 | 第30-34页 |
2.3.3 抽油杆腐蚀疲劳研究难点 | 第34-35页 |
2.4 常用的抽油杆防腐措施 | 第35-36页 |
2.5 抽油杆力学性能的腐蚀实验评价方法 | 第36-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高强度抽油杆的应力腐蚀试验评价 | 第39-63页 |
3.1 抽油杆应力腐蚀试验评定方法 | 第39-40页 |
3.2 油井采出液水质分析 | 第40-42页 |
3.2.1 Cl~-浓度分布 | 第41页 |
3.2.2 HCO_3~-浓度分布 | 第41-42页 |
3.2.3 pH值分布 | 第42页 |
3.3 实验设计 | 第42-44页 |
3.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4-47页 |
3.4.1 应力环测试系统 | 第44页 |
3.4.2 微机控制慢速率拉伸试验系统 | 第44-46页 |
3.4.3 手动影像测量仪(腐蚀坑检测平台) | 第46-47页 |
3.5 试验步骤 | 第47-55页 |
3.5.1 试样制备 | 第47-48页 |
3.5.2 对照拉伸试验 | 第48-49页 |
3.5.3 试验溶液的配制 | 第49-51页 |
3.5.4 试验过程 | 第51-55页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3.6.1 拉伸试验结果 | 第55-57页 |
3.6.2 应力腐蚀敏感性统计 | 第57-62页 |
3.7 讨论 | 第6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4330 抽油杆的低频腐蚀疲劳试验研究 | 第63-73页 |
4.1 腐蚀疲劳试验方法 | 第63页 |
4.2 试验设计 | 第63-67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63-65页 |
4.2.2 腐蚀疲劳试验条件及实验设备 | 第65-67页 |
4.3 4330 在不同腐蚀溶液中的腐蚀疲劳试验 | 第67-69页 |
4.3.1 4330 在不同Cl~-浓度下的腐蚀疲劳试验 | 第67-68页 |
4.3.2 4330 在不同HCO_3~- 浓度下的腐蚀疲劳试验 | 第68-69页 |
4.4 4330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腐蚀疲劳试验 | 第69-70页 |
4.5 4330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腐蚀疲劳试验 | 第70-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基于腐蚀疲劳寿命的杆柱设计研究 | 第73-81页 |
5.1 抽油杆柱组合设计研究现状 | 第73-74页 |
5.1.1 减少设计过程中的计算量 | 第73页 |
5.1.2 许用应力合理取值 | 第73-74页 |
5.2 4330 抽油杆的许用应力强度 | 第74-79页 |
5.2.1 当量应力强度条件 | 第74-76页 |
5.2.2 API许用应力条件 | 第76-77页 |
5.2.3 腐蚀疲劳条件下的许用应力强度 | 第77-79页 |
5.3 腐蚀环境下4330 抽油杆柱组合设计 | 第79-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1.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2.不足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