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11-18页 |
| 一、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 第11-12页 |
| (一)研究的对象 | 第11页 |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 二、研究现状与主要方法 | 第12-16页 |
| (一)研究的现状 | 第12-16页 |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二)主要方法 | 第16页 |
| 三、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 (一)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1、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6页 |
| 2、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16-17页 |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18-29页 |
| 一、延安时期我党所面对的紧迫局势 | 第18-22页 |
| (一)复杂的政治形势与严峻的军事态势 | 第18-19页 |
| (二)贫困的经济条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 | 第19-22页 |
| 二、延安时期我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 | 第22-25页 |
| (一)队伍建设各种问题凸显 | 第22-24页 |
| (二)政权建设任务更加艰巨 | 第24-25页 |
| 三、延安时期我党内部存在的腐败现象及其危害 | 第25-29页 |
| (一)局部发生的腐败现象 | 第25-27页 |
| (二)腐败现象的危害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制度的总体构成 | 第29-49页 |
| 一、制定完善的廉政法律法规 | 第30-38页 |
| (一)宪法性法律 | 第30-31页 |
| (二)专门性法律 | 第31-33页 |
| (三)行政性法规 | 第33-35页 |
| (四)其他配套性法律法规 | 第35-38页 |
| 二、建立系统健全的干部管理制度 | 第38-42页 |
| (一)干部教育制度 | 第38-39页 |
| (二)干部供给制度 | 第39-41页 |
| (三)干部的退职与安置制度 | 第41-42页 |
| 三、实行严格的财政管理制度 | 第42-46页 |
| (一)统收统支制度 | 第43页 |
| (二)预算决算制度 | 第43-44页 |
| (三)会计制度 | 第44-45页 |
| (四)审计制度 | 第45页 |
| (五)其他财经制度 | 第45-46页 |
| 四、形成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 | 第46-49页 |
| (一)人民群众的监督 | 第46-47页 |
| (二)边区参议会的监督 | 第47-48页 |
| (三)监察委员会的监督 | 第48页 |
| (四)非党人士的监督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制度的落实执行 | 第49-57页 |
| 一、廉政制度执行具有有利的人文条件 | 第49-51页 |
| (一)极为淳朴耿直的民风有利于各项制度的推行 | 第49-50页 |
| (二)人民群众对民主的渴望促进了各项制度的落实 | 第50-51页 |
| 二、领导的以身作则有助于营造清廉的社会氛围 | 第51-52页 |
| (一)领袖人物的示范作用 | 第51-52页 |
| (二)其他主要领导人的榜样作用 | 第52页 |
| 三、各种制度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 | 第52-57页 |
| (一)健全的司法制度有利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 | 第52-54页 |
| (二)全面的监督制度保证了干部制度的执行力度 | 第54-55页 |
| (三)民主选举制度促进政纪法规的高效实施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贡献 | 第57-62页 |
| 一、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贡献 | 第57-59页 |
| (一)形成团结一心的战斗精神,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 | 第57-58页 |
| (二)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推进边区经济发展 | 第58-59页 |
| 二、党员队伍思想水平提升,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 | 第59-61页 |
| (一)养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 第59-60页 |
| (二)强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第60-61页 |
| 三、社会成员道德水平提升,形成蓬勃健康的社会风气 | 第61-62页 |
| (一)干群关系十分融洽 | 第61-62页 |
| (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 第62页 |
|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制度建设的当代启示 | 第62-70页 |
| 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廉政制度建设的基础 | 第63-64页 |
| (一)重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 第63-64页 |
| (二)结合健全的干部管理制度,保证干部队伍清正廉洁 | 第64页 |
| 二、必须构建完整科学的廉政制度体系 | 第64-67页 |
| (一)注重廉政法律法规的科学性 | 第64-66页 |
| (二)注重廉政制度的系统性 | 第66-67页 |
| 三、必须重视示范与监督作用 | 第67-70页 |
| (一)领导以身作则是制度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 第67-68页 |
| (二)模范榜样作用是廉政制度建设的推动力 | 第68页 |
| (三)人民群众监督是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 第68-70页 |
| 结语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