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一)社会组织 | 第13页 |
(二)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 | 第13-14页 |
四、理论工具与分析框架 | 第14-17页 |
(一)理论工具 | 第14-16页 |
(二)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18-19页 |
第一章 青村镇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组织运行现状 | 第19-31页 |
一、青村镇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组织的需求 | 第19-24页 |
(一)社会治理对社会组织的需求 | 第20-21页 |
(二)养老服务对社会组织的需求 | 第21-23页 |
(三)市容环境维护对社会组织的需求 | 第23-24页 |
二、青村镇社会组织现状 | 第24-27页 |
三、青村镇为发展社会组织采取的措施 | 第27-29页 |
(一)孵化+改革 | 第27-28页 |
(二)建设+发展 | 第28-29页 |
(三)评估+监督 | 第29页 |
四、青村镇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营造的成效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青村镇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原因 | 第31-36页 |
一、青村镇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31-34页 |
(一)经济生态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二)政治生态环境分析 | 第32页 |
(三)社会生态环境分析 | 第32-33页 |
(四)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 第33-34页 |
二、青村镇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营造的经验与启示 | 第36-41页 |
一、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营造的经验 | 第36-38页 |
(一)美国 | 第36-37页 |
(二)英国 | 第37页 |
(三)日本 | 第37-38页 |
二、对上海乡镇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营造的启示 | 第38-41页 |
(一)政府要积极发挥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 第38-39页 |
(二)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 第39页 |
(三)各种社会主体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衔接合作 | 第39-40页 |
(四)大众传媒要营造社会组织发展良好的舆论氛围 | 第40-41页 |
第四章上海乡镇社会组织发展生态环境营造的对策建议 | 第41-47页 |
一、加大资金扶持,营造经济生态环境 | 第41-42页 |
(一)加强财政扶持力度 | 第41页 |
(二)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 | 第41-42页 |
(三)放宽准入条件 | 第42页 |
二、完善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保障,营造政治生态环境 | 第42-43页 |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42页 |
(二)推进政社分开 | 第42-43页 |
(三)建立健全内外监管制度 | 第43页 |
三、主体间有效衔接合作,营造社会生态环境 | 第43-45页 |
(一)政府和社会组织 | 第43页 |
(二)营利性组织和社会组织 | 第43-44页 |
(三)村(居)委会和社会组织 | 第44页 |
(四)公众和社会组织 | 第44页 |
(五)社会组织之间 | 第44页 |
(六)拓宽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渠道 | 第44-45页 |
四、加强宣传提高认同,营造文化生态环境 | 第45-47页 |
(一)加强法规政策宣传 | 第45页 |
(二)加强普及宣传 | 第45-46页 |
(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