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药用作物病虫害论文--草本作物病虫害论文

多花黄精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贝莱斯芽胞杆菌防病促生效果研究

致谢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及专有词汇检索表第13-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28页
    1.1 黄精生产现状第19页
    1.2 黄精的应用价值第19-21页
        1.2.1 黄精药理活性第20-21页
    1.3 黄精病害种类第21-22页
    1.4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第22-23页
        1.4.1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第22-23页
        1.4.2 影响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的因素第23页
    1.5 芽胞杆菌生物防治研究第23-26页
        1.5.1 芽胞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第23-24页
        1.5.2 芽胞杆菌的生防作用机理第24-26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二章 多花黄精叶枯病的病原物的分离和鉴定第28-4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2.1.1 采样材料第28页
        2.1.2 培养基与试剂第28-29页
        2.1.3 仪器设备第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2页
        2.2.1 病原菌的组织分离、培养和纯化第29页
        2.2.2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第29-30页
        2.2.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第30页
        2.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0-31页
        2.2.5 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1页
        2.2.6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1-3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2-41页
        2.3.1 多花黄精病害调查结果第32页
        2.3.2 病原菌分离第32-33页
        2.3.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第33-34页
        2.3.4 菌株PC-4的形态特征第34-35页
        2.3.5 菌株PC-4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5-36页
        2.3.6 不同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6-40页
        2.3.7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0-41页
    2.4 讨论第41-43页
第三章 多花黄精内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第43-55页
    3.1 供试材料第43-44页
        3.1.1 采样植株第43页
        3.1.2 供试菌株第43页
        3.1.3 培养基与试剂第43-44页
        3.1.4 仪器设备第44页
    3.2 实验方法第44-47页
        3.2.1 内生菌的分离第44-45页
        3.2.2 内生菌株拮抗作用测定第45页
        3.2.3 内生拮抗菌的鉴定第45页
        3.2.4 分子鉴定第45-46页
        3.2.5 脂肪酸测定第46-47页
        3.2.6 拮抗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3.3.1 内生菌的分离纯化第47-48页
        3.3.2 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第48-49页
        3.3.3 菌株ZJU-3鉴定第49-53页
        3.3.4 生防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53页
    3.4 讨论第53-55页
第四章 内生菌B.velezensis ZJU-3的生防效果和促生机制研究第55-72页
    4.1 供试材料第55-56页
        4.1.1 供试菌株与质粒材料第55页
        4.1.2 植物材料第55页
        4.1.3 培养基与供试试剂第55-56页
        4.1.4 仪器设备第56页
    4.2 实验方法第56-60页
        4.2.1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发酵液浓度的筛选第56页
        4.2.2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对多花黄精叶枯病的防治效果第56-57页
        4.2.3 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组培瓶苗的促生长分析第57页
        4.2.4 拮抗菌对多花黄精野生苗和拟南芥的促生作用第57-58页
        4.2.5 拮抗菌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种类与含量的测定第58-59页
        4.2.6 拮抗菌的定殖分析第59-60页
    4.3 结果分析第60-70页
        4.3.1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菌液浓度的筛选第60页
        4.3.2 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 ZJU-3的生防作用第60-61页
        4.3.3 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多花黄精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第61-62页
        4.3.4 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滇黄精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第62-64页
        4.3.5 拮抗菌对多花黄精和拟南芥的促生作用第64-67页
        4.3.6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发酵液中的激素含量测定第67-70页
        4.3.7 拮抗菌的定殖分析第70页
    4.4 讨论第70-72页
第五章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拮抗物质分析第72-93页
    5.1 供试材料第72-73页
        5.1.1 供试菌株第72页
        5.1.2 培养基第72-73页
        5.1.3 仪器设备第73页
    5.2 实验方法第73-76页
        5.2.1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无菌发酵液抗菌稳定性分析第73-74页
        5.2.2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的非挥发性抗菌物质测定第74-75页
        5.2.3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抗菌脂肽类基因检测第75页
        5.2.4 MALDI-TOF-MS检测与分析第75-76页
        5.2.5 脂肽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第76页
        5.2.6 抑菌谱测定第76页
    5.3 结果分析第76-91页
        5.3.1 无菌发酵液的抗菌活性第76-77页
        5.3.2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的拮抗物质的稳定性分析第77-79页
        5.3.3 贝莱斯芽胞杆菌ZJU-3产生的非挥发性抗菌物质分析第79-81页
        5.3.4 B.velezensis ZJU-3抗菌脂肽类基因检测第81-84页
        5.3.5 MALDI-TOF-MS检测与分析第84-87页
        5.3.6 脂肽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第87页
        5.3.7 抑菌谱测定第87-91页
    5.4 讨论第91-93页
第六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第93-97页
    6.1 全文小结第93-94页
    6.2 创新点第94-95页
    6.3 问题与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8页
附录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亲性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作为粒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IFRS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