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内部审计外包的概念 | 第15页 |
2.2 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3 内部审计外包的模式研究 | 第16-17页 |
2.4 内部审计外包的优劣势比较 | 第17-18页 |
2.4.1 优势分析 | 第17-18页 |
2.4.2 劣势分析 | 第18页 |
2.5 内部审计外包的质量控制 | 第18-19页 |
2.6 文献评述 | 第19-21页 |
3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及其现状 | 第21-25页 |
3.1 内部审计外包的形式 | 第21-23页 |
3.1.1 补充式外包 | 第21页 |
3.1.2 审计管理咨询 | 第21页 |
3.1.3 内部审计职能全部外包 | 第21-22页 |
3.1.4 合作内部审计 | 第22-23页 |
3.2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 | 第23-25页 |
4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4.1 内部审计质量与内部审计外包质量 | 第25页 |
4.2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实践调查情况 | 第25-26页 |
4.3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4.4 影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的因素及原因 | 第27-29页 |
5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案例分析 | 第29-51页 |
5.1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基本情况 | 第29-33页 |
5.1.1 G事业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 第29页 |
5.1.2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业务情况 | 第29-30页 |
5.1.3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 第30-31页 |
5.1.4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 | 第31-33页 |
5.2 G事业单位近三年内部财务审计业务外包质量情况 | 第33-40页 |
5.2.1 2015 年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业务全外包情况 | 第33-35页 |
5.2.2 2016 年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业务补充式外包情况 | 第35-38页 |
5.2.3 2017 年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业务合作内部审计情况 | 第38-39页 |
5.2.4 近三年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服务质量监测 | 第39-40页 |
5.3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40-46页 |
5.3.1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业务范围较局限 | 第40-42页 |
5.3.2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流程浮于形式 | 第42-44页 |
5.3.3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供应商缺评估 | 第44-45页 |
5.3.4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形式难抉择 | 第45-46页 |
5.4 G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分析与评价 | 第46-51页 |
5.4.1 内部审计外包几种形式问题的发现及原因 | 第46-47页 |
5.4.2 影响内部审计外包形式质量的因素 | 第47-48页 |
5.4.3 适合外包的最优选择与评价 | 第48-51页 |
6 提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 第51-55页 |
6.1 增强自身对于内部审计外包业务的了解 | 第51页 |
6.2 科学评估并慎重选择外包服务承接机构 | 第51-52页 |
6.3 掌握主动权选择恰当的内部审计外包形式 | 第52页 |
6.4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外包质量评价体系 | 第52-53页 |
6.5 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并完善内部审计体制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