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研究路径 | 第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一、旅游产业集群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三)宜昌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第18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旅游产业 | 第18-19页 |
(二)旅游产业链 | 第19页 |
(三)旅游产业集群 | 第19-20页 |
(四)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 | 第20-21页 |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判定与识别 | 第21-25页 |
(一)旅游产业集聚度的识别 | 第22-23页 |
(二)旅游产业综合区位熵法 | 第23页 |
(三)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识别 | 第23-24页 |
(四)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宜昌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 第25-41页 |
一、宜昌市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 第25-26页 |
二、宜昌市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所需条件 | 第26-32页 |
(一)旅游资源 | 第26-27页 |
(二)市场需求 | 第27-29页 |
(三)政府扶持 | 第29-30页 |
(四)相关产业的辅助支撑 | 第30-31页 |
(五)发展机遇期 | 第31-32页 |
三、宜昌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判定及识别 | 第32-41页 |
(一)旅游产业集聚度 | 第33页 |
(二)旅游业综合区位熵 | 第33-34页 |
(三)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识别 | 第34-35页 |
(四)宜昌市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程度 | 第35-36页 |
(五)宜昌市旅游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第36-41页 |
第四章 宜昌市发展旅游产业集群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41-45页 |
(一)观光旅游处于垄断且旅游企业间存在严重的无序竞争 | 第41页 |
(二)交通设施不够便利 | 第41-42页 |
(三)宜昌市旅游产业的创新体系的不完整 | 第42-43页 |
(四)旅游产业与其它部门及产业之间合作意识不强 | 第43页 |
(五)相关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完善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宜昌市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 第45-49页 |
(一)推进宜昌市旅游产品的建设,打造旅游精品 | 第45页 |
(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 第45-46页 |
(三)增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 第46-47页 |
(四)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 第47页 |
(五)实现集群内企业旅游差异化发展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