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道家论文--庄子(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论文

《庄子》生死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13页
    二、研究综述第13-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庄子》生死观的背景第17-25页
    第一节 庄子生平与时代背景第17-19页
        一、时代背景第17-18页
        二、庄子生平第18-19页
    第二节 《庄子》生死观的哲学基础:道第19-22页
        一、道的普遍性和无限性第19-20页
        二、道是万物之本第20-21页
        三、道是精神境界之道第21-22页
    第三节 《庄子》认识论的相对性第22-25页
第二章 生死游于逍遥:超越性的生死观第25-34页
    第一节 庄子的生死困境第25-29页
        一、自然之限:生与死第25-26页
        二、社会之限:时与命第26-28页
        三、世俗中的生死对立第28-29页
    第二节 超越性的生死观第29-34页
        一、死生气化第30-31页
        二、死生齐一第31-32页
        三、不生不死第32-34页
第三章 生死得其环中:回归人生实践第34-45页
    第一节 保身:全生尽年第34-39页
        一、全生保身的提倡第34-36页
        二、实践之途:安命顺物第36-39页
    第二节 养神:神游天地,超脱生死第39-42页
        一、神为生之主第39-40页
        二、修养之途:体道第40-42页
    第三节 对生死的态度:善生善死第42-45页
第四章 《庄子》生死观的现代启示第45-52页
    第一节 《庄子》生死观的意义第45-46页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生存忧虑第46-48页
    第三节 对现代生命的启示第48-52页
        一、保有生命本真第48-49页
        二、乐生乐死第49-50页
        三、关注死亡问题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界限与形而上学--有限性视角下的康德形而上学问题
下一篇:《庄子》“德”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