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 提供决策依据 | 第11页 |
2. 提供研究参考 | 第11页 |
3. 提供解决方案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 | 第13-14页 |
2. 新环保法背景下农村环境问题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 本文研究重点及难点 | 第15-16页 |
1. 本文研究的重点 | 第15页 |
2. 本文研究的难点 | 第15-16页 |
三、相关概念的概述 | 第16-19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1. 环境 | 第16页 |
2. 环境污染 | 第16页 |
3. 环境治理 | 第16-17页 |
(二) 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7页 |
2. 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理论 | 第17-18页 |
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三) 国家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演变过程 | 第18-19页 |
四、定安县基本情况 | 第19-25页 |
(一) 自然概况 | 第19-20页 |
1. 交通区位 | 第19页 |
2. 气侯水文 | 第19-20页 |
3. 土地资源 | 第20页 |
(二)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1. 行政区划和人口 | 第20页 |
2. 综合经济状况 | 第20页 |
3. 农业总体情况 | 第20-21页 |
(三) 各类资源情况 | 第21页 |
(四) 环境质量总体情况 | 第21-25页 |
1. 大气环境质量 | 第21-22页 |
2. 地表水环境质量 | 第22-23页 |
3. 饮用水源地 | 第23页 |
4. 畜禽养殖 | 第23-25页 |
五、定安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5-33页 |
(一) 定安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情况 | 第25-26页 |
(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问题 | 第26-28页 |
(三)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问题 | 第28-30页 |
(四) 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及问题 | 第30-31页 |
(五) 大气污染治理现状及问题 | 第31页 |
(六)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及问题 | 第31-33页 |
六、定安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一) 农村环保的法律规划尚不健全 | 第33-34页 |
1. 农村环保法律法规缺位 | 第33页 |
2. 农村环保专项规划缺失 | 第33-34页 |
(二) 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 第34页 |
1. 环保公共管理缺位 | 第34页 |
2. 农村环保主管部门人员编制严重缺乏 | 第34页 |
(三) 农村环境保护技术及能力有待提升 | 第34-35页 |
1. 农村环保技术应用不足 | 第34-35页 |
2. 应急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 第35页 |
3. 环境监察能力有待提升 | 第35页 |
(四) 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 第35-36页 |
(五) 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缺乏 | 第36-37页 |
七、新环保法下加强定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 第37-44页 |
(一) 加强新形势下定安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 | 第37-38页 |
1. 加快完成定安县环境保护的规划设计 | 第37页 |
2. 落实“多规合一”统筹环境保护资源和措施 | 第37页 |
3. 完善农村区域空间规划 | 第37-38页 |
(二) 努力提升环保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 第38-39页 |
1. 进一步优化环保工作流程 | 第38页 |
2. 加强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 | 第38页 |
3. 加大环保资金倾斜力度 | 第38-39页 |
(三) 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 第39-40页 |
1. 完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 | 第39页 |
2. 探索制定环境质量执行标准 | 第39-40页 |
(四) 健全和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机制 | 第40-41页 |
1.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 第40页 |
2. 健全和完善环保投融资机制 | 第40-41页 |
3. 加强村级层面的环保机制建设 | 第41页 |
(五) 推广新型农村环保技术应用 | 第41-44页 |
1. 建立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 | 第41页 |
2. 全面构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 | 第41-42页 |
3. 加大农产品加工和农废品治理力度 | 第42页 |
4. 开展土壤污染整治 | 第42-43页 |
5. 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平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