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叹短衣,白首壮心违--试析梅思平由爱国书生到“汉奸政客”的政治命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一、学术史的回顾与评述 | 第10-19页 |
二、基本资料与研究思路 | 第19-22页 |
第一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 | 第22-50页 |
第一节 新式教育中的新青年 | 第22-31页 |
一、浙江省第十中学的新式教育 | 第22-26页 |
二、梅思平参与“永嘉新学会”活动 | 第26-31页 |
第二节 北京大学里的爱国学生 | 第31-50页 |
一、成为北大政治系的优等生 | 第31-36页 |
二、参加社会主义研究会 | 第36-40页 |
三、翻译罗素的《达自由之路》 | 第40-44页 |
四、参与“好人政治”的讨论 | 第44-50页 |
第二章 谁言书生是虚生 | 第50-75页 |
第一节 介入知识界的多重社会网络 | 第50-61页 |
一、进入商务印书馆的知识网络 | 第50-52页 |
二、介入多元的社会公共活动 | 第52-54页 |
三、从“孤军社”到武汉分校 | 第54-57页 |
四、《新生命》与中央政治学校 | 第57-61页 |
第二节 构建党国政治的理论框架 | 第61-75页 |
一、三民主义本体论的延展 | 第61-65页 |
二、五权宪法的深入分析 | 第65-68页 |
三、维护“以党治国”的原则 | 第68-72页 |
四、民众运动的理论 | 第72-75页 |
第三章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 第75-93页 |
第一节 江宁县长的派系纠葛 | 第75-82页 |
一、出任江宁自治实验县县长 | 第75-78页 |
二、以熙宁新法自勉县政改革 | 第78-80页 |
三、“政府为唯一的推进机” | 第80-82页 |
第二节 自治实验县的改革实践 | 第82-93页 |
一、县级行政的改革实践 | 第82-85页 |
二、财政整顿的有效措施 | 第85-89页 |
三、户籍调查与土地陈报 | 第89-93页 |
第四章 哀歌叹短衣,白首壮心违 | 第93-114页 |
第一节 爱国到卖国的模糊过渡 | 第93-104页 |
一、参与和平运动的破产 | 第93-100页 |
二、面对现实的两难抉择 | 第100-104页 |
第二节 政治困境与身份焦虑 | 第104-114页 |
一、与虎谋皮:傀儡如何爱国? | 第104-107页 |
二、人格分裂与傀儡式政治表演 | 第107-114页 |
余论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