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多径衰落信道下差分混沌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3页
    1.2 相关技术与研究现状第13-22页
        1.2.1 原模图LDPC介绍第13-15页
        1.2.2 BICM技术介绍第15-16页
        1.2.3 混沌调制技术介绍第16-22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第22-23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3-25页
第二章 基于星座设计的多元混沌编码调制系统介绍第25-35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系统模型介绍第26-28页
        2.2.1 发射机介绍第26-27页
        2.2.2 接收端介绍第27-28页
    2.3 理论分析介绍第28-32页
        2.3.1 传输能量的计算第28-29页
        2.3.2 误符号率分析第29-31页
        2.3.3 PAPR表现第31页
        2.3.4 基于最小平方差的信道估计第31-32页
    2.4 仿真性能介绍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差分混沌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设计第35-59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原模图LDPC第36-51页
        3.2.1 LDPC码的表示方法第36-39页
        3.2.2 编码算法第39-44页
        3.2.3 译码算法第44-51页
    3.3 差分混沌比特位交织编码调制系统第51-57页
        3.3.1 发射第51-53页
        3.3.2 接收第53-55页
        3.3.3 仿真分析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差分混沌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系统性能分析第59-73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P-EXIT分析第59-65页
        4.2.1 P-EXIT算法介绍第60-64页
        4.2.2 P-EXIT分析结果第64-65页
    4.3 与BICM DS/SS系统对比第65-72页
        4.3.1 直接扩频介绍第65-67页
        4.3.2 M序列介绍第67-68页
        4.3.3 BICM DS/SS系统介绍第68-71页
        4.3.4 对比分析第71-72页
    4.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6页
    5.1 本文总结第73-74页
    5.2 工作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硕士期间从事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82-83页
    1. 科研项目第82页
    2. 在投论文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hirp载波准正交性的水声多址接入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蓝牙传输的可穿戴设备APP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