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皮秒脉冲激光器的发展和应用 | 第10-11页 |
1.2 皮秒脉冲的产生方式 | 第11-16页 |
1.2.1 锁模 | 第11-13页 |
1.2.2 调Q | 第13-16页 |
1.3 SESAM被动调Q皮秒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 SESAM被动调Q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SESAM被动调Q理论分析 | 第22-36页 |
2.1 被动调Q原理 | 第22-23页 |
2.2 SESAM实现被动调Q的理论 | 第23-26页 |
2.2.1 SESAM实现被动调Q的机理 | 第24-25页 |
2.2.2 SESAM被动调Q的宏观参数 | 第25-26页 |
2.3 SESAM被动调Q薄片激光器输出特性理论分析 | 第26-33页 |
2.4 输出重复频率稳定性分析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高重频皮秒激光实验设计 | 第36-46页 |
3.1 增益介质选择 | 第36-39页 |
3.2 泵浦源选择 | 第39-42页 |
3.3 泵浦耦合系统设计及模拟 | 第42-44页 |
3.4 晶体尺寸和SESAM选择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SESAM被动调Q皮秒激光器实验研究 | 第46-58页 |
4.1 实验结构及方案 | 第46-47页 |
4.2 SESAM和增益介质贴合 | 第47-49页 |
4.3 存在空气隙和消除空气隙时两种结构输出稳定性对比分析 | 第49-56页 |
4.3.1 输出功率稳定性 | 第49-50页 |
4.3.2 脉冲序列稳定性 | 第50-53页 |
4.3.3 脉冲宽度稳定性 | 第53-55页 |
4.3.4 光胶模块消除空气隙后其他输出参数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