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概论与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 ·国外工业绿地景观的发展进程 | 第12页 |
| ·国内工业绿地景观的发展进程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特点及案例分析 | 第18-30页 |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8-20页 |
| ·工业 | 第18页 |
| ·景观 | 第18-19页 |
| ·工业景观 | 第19-20页 |
| ·工业企业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 | 第20-22页 |
| ·历史性 | 第20-21页 |
| ·生态防护性 | 第21-22页 |
| ·工业审美性 | 第22页 |
| ·闲暇游憩性 | 第22页 |
| ·国内外工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第22-29页 |
| ·案例剖析 | 第22-28页 |
|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第22-23页 |
| ·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第23-25页 |
|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 第25-26页 |
| ·广东省中山岐江公园 | 第26-27页 |
| ·节约型园林化工厂——太原钢铁有限公司 | 第27-28页 |
| ·案例的借鉴与反思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当代工业企业厂区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 | 第30-42页 |
| ·自然要素 | 第30-40页 |
| ·地形地貌 | 第30页 |
| ·植被 | 第30-40页 |
| ·当代工业企业厂区环境绿化的作用与意义 | 第31-34页 |
| ·不同类型工业厂区的绿化设计 | 第34-37页 |
| ·当代工业企业厂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 第37-40页 |
| ·水体 | 第40页 |
| ·人文要素 | 第40-41页 |
| ·其他要素 | 第41页 |
| ·地面铺装 | 第41页 |
| ·景观设施小品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当代工业企业厂区环境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 第42-66页 |
| ·基本原则——新的设计理念的确立 | 第42-46页 |
| ·生态设计理念 | 第42页 |
| ·创新技术设计理念 | 第42-44页 |
| ·人性化设计理念 | 第44-45页 |
| ·信息化设计理念 | 第45页 |
| ·艺术设计理念 | 第45-46页 |
| ·多元化设计理念 | 第46页 |
| ·主要途径——工业景观设计手法的运用 | 第46-64页 |
| ·工业景观的空间形态塑造 | 第46-51页 |
| ·空间形态的基本要素 | 第46-47页 |
| ·当代工业景观的空间属性 | 第47-49页 |
| ·道路景观 | 第49页 |
| ·边界景观 | 第49-50页 |
| ·区域景观 | 第50页 |
| ·节点景观 | 第50-51页 |
| ·工业景观的视觉景观设计 | 第51-60页 |
| ·视觉景观设计的意义 | 第51-52页 |
| ·当代工业景观的视觉元素 | 第52-54页 |
| ·当代城市工业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倾向 | 第54-58页 |
| ·当代工业建筑的视觉形态设计 | 第58-60页 |
| ·工业景观的听觉景观设计 | 第60-62页 |
| ·听觉景观设计 | 第60-61页 |
| ·工业景观设计中的听觉景观设计 | 第61-62页 |
| ·工业景观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 第62-64页 |
| ·适宜性原则 | 第62页 |
| ·整体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62-63页 |
| ·人性化原则 | 第63页 |
| ·多元化原则 | 第63-64页 |
| ·文化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原则 | 第64页 |
| ·实施保障——管理维护机制的构建 | 第64-65页 |
|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64页 |
| ·建立厂区景观的管理维护机制 | 第64-65页 |
| ·注重公众的参与性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实践案例研究-江苏怡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环境景观设计 | 第66-82页 |
| ·项目背景 | 第66页 |
| ·项目总体定位 | 第66-69页 |
| ·项目定位 | 第66-67页 |
| ·规划策略 | 第67-69页 |
| ·设计原则 | 第67页 |
| ·设计目标 | 第67-68页 |
| ·整体构思 | 第68-69页 |
| ·怡达厂区的景观艺术 | 第69-72页 |
| ·色彩 | 第69-71页 |
| ·怡达厂区环境的色彩选择 | 第70页 |
| ·怡达厂区建筑环境的色彩选择 | 第70页 |
| ·怡达厂区的安全警戒色 | 第70-71页 |
| ·景观的多样性 | 第71-72页 |
| ·怡达厂区的生态景观系统 | 第72-75页 |
| ·水景观 | 第72页 |
| ·植物景观 | 第72-74页 |
| ·道路景观 | 第74-75页 |
| ·怡达厂区的景观文化 | 第75-78页 |
| ·文化引言 | 第75页 |
| ·植物的景观语言 | 第75-76页 |
| ·景观设施小品 | 第76-78页 |
| ·石文化 | 第76-77页 |
| ·雕刻文化 | 第77-78页 |
| ·铺装文化 | 第78页 |
| ·生态园林式化工企业 | 第78-81页 |
| ·生态园林式化工企业模式的形成 | 第78-81页 |
| ·兼顾人与环境的生态园林景观 | 第78-79页 |
| ·化工企业与生态园林景观的相互作用 | 第79页 |
| ·生态园林化工企业的特征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详细摘要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