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研究第12-13页
        1.2.2 国内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研究第13-14页
        1.2.3 总体评价第14-15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宏观审慎管理内涵第17页
        2.1.2 宏观审慎管理目标与工具第17页
        2.1.3 跨境融资及其管理的内涵第17-18页
    2.2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第18页
    2.3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相关理论第18-20页
        2.3.1 最优债务融资规模理论第18-19页
        2.3.2 债务违约的触发机制理论第19页
        2.3.3 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研究第19页
        2.3.4 债务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研究第19页
        2.3.5 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协调监管理论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我国跨境融资管理现状第21-31页
    3.1 我国跨境融资形势特点第21-25页
        3.1.1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概况第21-23页
        3.1.2 跨境债务性融资规模分析第23页
        3.1.3 跨境债务性融资结构分析第23-25页
    3.2 我国跨境融资调控管理模式第25-27页
        3.2.1 现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第25页
        3.2.2 资本项下跨境债务融资管理制度第25-27页
        3.2.3 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第27页
        3.2.4 外汇检查第27页
    3.3 现阶段我国跨境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3.3.1 分部门的监管模式问题第27页
        3.3.2 关注个体的监管模式问题第27-28页
        3.3.3 创新业务监管问题第28-29页
        3.3.4 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的问题第29页
        3.3.5 期限错配风险问题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第31-37页
    4.1 发达国家宏观审慎管理经验借鉴第31-32页
        4.1.1 美国第31页
        4.1.2 英国第31页
        4.1.3 欧盟第31-32页
        4.1.4 日本第32页
    4.2 新兴市场国家宏观审慎管理经验借鉴第32-36页
        4.2.1 巴西第34-35页
        4.2.2 智利第35页
        4.2.3 韩国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5章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协调配合的情景分析第37-42页
    5.1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加强日常监测核查第37-38页
        5.1.1 宏观层面第37页
        5.1.2 微观层面第37-38页
    5.2 依据跨境资金流动形势开展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协调监管第38-41页
        5.2.1 情景设计第38页
        5.2.2 应对措施第38-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6章 完善我国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路径第42-45页
    6.1 构建以系统性风险防控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第42页
    6.2 以市场化为导向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第42-43页
    6.3 构建跨境融资资金流动风险预警体系第43-44页
    6.4 加强跨境融资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第44页
    小结第44-45页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K分词全文检索算法的合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我国互联网货币基金规模与Shibor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