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回坊”的历程--对桂林城区回族聚居区的田野考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1-28页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1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11-26页
        1、有关广西回族的研究第11-24页
        2、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概况第24-26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第26-28页
第一章 桂林回坊的发展历程第28-37页
    一、桂林回坊的形成第28-32页
        1、人口因素:穆斯林人口增加并逐渐聚居第28-30页
        2、经济因素:“依坊而商”的生计模式出现第30-31页
        3、文化因素:伊斯兰文化及其影响下的文化认同第31-32页
    二、桂林回坊的变迁第32-37页
        1、分布格局的变迁:从“分坊建寺”到“合寺并坊”第32-33页
        2、生计模式的变迁:从“依坊而商”到“坊中无商”第33-34页
        3、居住模式的变迁:从“围寺而居”到“坊寺分离”第34-35页
        4、文化模式的变迁:从“宗教”到“民俗”第35-37页
第二章 桂林回坊中的清真寺第37-61页
    一、民国以来清真寺及伊斯兰教概况第37-52页
        1、清真寺概况第37-49页
        2、伊斯兰教概况第49-52页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清真寺功能的变迁第52-61页
        1、宗教功能第52-54页
        2、社会功能第54-57页
        3、文化教育功能第57-61页
第三章 桂林回坊中的宗族第61-80页
    一、桂林回族宗族的形成第61-66页
        1、明代入桂的回回人世系相继、人丁繁盛第61-62页
        2、桂林回族士绅阶层形成第62-63页
        3、宗族文化符号出现第63-66页
    二、桂林回族宗族的特征第66-70页
        1、以宗族活动传承伊斯兰文化第66-68页
        2、宗族迁徙影响回坊兴衰第68-69页
        3、宗族功能的不完整性第69-70页
    三、九十年代宗族的重建第70-80页
        1、重建宗族组织第70-71页
        2、编修族谱第71-74页
        3、修葺祖茔第74-75页
        4、走众坟第75-76页
        5、会族第76-80页
第四章 桂林回坊中的教育第80-99页
    一、经堂教育第80-82页
    二、新式回民教育第82-95页
        1、民国初期桂林回族教育概况第82-83页
        2、成师南迁及其活动述略第83-88页
        3、成师与桂林的新式回民教育第88-93页
        4、成师迁渝后回坊中的教育第93-95页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教育第95-99页
        1、改革开放前的宗教教育第95页
        2、改革开放后宗教教育第95-99页
第五章 桂林回坊中的岁时节庆与生命礼仪第99-124页
    一、桂林回坊中的岁时节庆第99-112页
        1、“舍尔巴乃”月及“白拉提”夜第99-100页
        2、斋月第100-105页
        3、开斋节第105-106页
        4、古尔邦节第106-108页
        5、阿舒拉日第108-109页
        6、圣纪节第109-110页
        7、春节第110-112页
    二、桂林回坊中的生命礼仪第112-124页
        1、出生礼第112-113页
        2、命名礼第113-114页
        3、割礼第114页
        4、婚礼第114-118页
        5、葬礼第118-124页
第六章 桂林回坊中的流动穆斯林第124-139页
    一、历史图景中的桂林流动穆斯林第124-128页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桂林流动穆斯林第128-139页
        1、桂林流动穆斯林概况第128-129页
        2、流动穆斯林的世俗与宗教生活第129-135页
        3、流动穆斯林与桂林回坊第135-139页
结语第139-143页
附录第143-162页
    一、桂林各清真寺碑记第143-150页
    二、桂林回族部分宗族墓志第150-151页
    三、桂林部分清真寺管理制度及2012-2013年财务收支情况第151-159页
        1 、管理制度第151-156页
        2 、财务收支情况第156-159页
    四、报道人基本情况一览表第159-160页
    五、访谈提纲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2页
附图第172-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建模方法在埋地油气管道腐蚀速率预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温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泡沫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