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新型EGFR小肽配体及其偶联的纳米脂质载体的研究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6页
缩略语表第17-19页
前言第19-29页
    1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趋势第19-24页
        1.1 肿瘤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第19-20页
        1.2 EGFR受体第20-23页
            1.2.1 EGFR受体简介第20-21页
            1.2.2 EGFR受体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第21-22页
            1.2.3 EGFR受体介导的药物传递系统第22-23页
        1.3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第23-24页
            1.3.1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简介第23-24页
            1.3.2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靶向修饰第24页
    2 本研究立题依据与创新点第24-29页
        2.1 立题依据第24-25页
        2.2 荧光探针的选择第25-27页
        2.3 模型药物的选择第27-28页
        2.4 创新点第28-29页
第一章 小肽序列的设计与EGFR靶向活性的筛选第29-43页
    1 仪器和材料第29-30页
    2 方法第30-33页
        2.1 小肽序列的设计第30-31页
        2.2 小肽序列靶向活性的筛选第31-33页
            2.2.1 细胞培养第31-32页
            2.2.2 各细胞系EGFR蛋白表达的检测第32-33页
            2.2.3 小肽与肿瘤细胞结合率的测定第33页
            2.2.4 肿瘤细胞对小肽的摄取实验第33页
    3 结果和讨论第33-42页
        3.1 小肽序列的设计第33-35页
        3.2 小肽序列靶向活性的筛选第35-42页
            3.2.1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细胞系EGFR蛋白的表达第35页
            3.2.2 小肽与肿瘤细胞结合率的测定第35-37页
            3.2.3 肿瘤细胞对小肽的摄取实验第37-42页
    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二章 AEYLR小肽的生物学特征第43-59页
    1 仪器和材料第43-45页
    2 方法第45-48页
        2.1 ELISA方法测定AEYLR的性质第45页
            2.1.1 PBST溶液配制第45页
            2.1.2 ELISA第45页
        2.2 AEYLR的免疫化学实验第45-46页
            2.2.1 柠檬酸盐缓冲液(抗原修复液)配制第45页
            2.2.2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第45-46页
            2.2.3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第46页
        2.3 AEYLR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第46-47页
            2.3.1 MTT配制第46页
            2.3.2 细胞生长抑制率的测定第46-47页
        2.4 AEYLR体内靶向性研究第47-48页
            2.4.1 Cy7标记小肽第47页
            2.4.2 细胞培养第47页
            2.4.3 裸鼠饲养第47页
            2.4.4 肺癌A549裸鼠皮下瘤模型建立第47页
            2.4.5 样品配制第47-48页
            2.4.6 标记后样品体外荧光强度拍摄第48页
            2.4.7 Cy7标记肽的活体成像实验第4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8-57页
        3.1 ELISA方法测定AEYLR的性质第48-49页
        3.2 AEYLR的免疫化学实验第49-50页
        3.3 AEYLR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第50-51页
        3.4 AEYLR体内靶向性研究第51-57页
            3.4.1 Cy7标记AEYLR第51-55页
            3.4.2 标记后样品体外荧光强度拍摄第55页
            3.4.3 肺癌A549裸鼠皮下瘤模型建立第55-56页
            3.4.4 Cy7标记肽的活体成像实验第56-57页
    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处方前研究第59-74页
    1 仪器和材料第59-60页
    2 方法第60-62页
        2.1 小肽的处方前研究第60-61页
            2.1.1. AEYLR 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0页
            2.1.2 RALEL 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0-61页
            2.1.3 小肽溶液稳定性考察第61页
        2.2 DiR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1页
            2.2.1 波长选择第61页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1页
            2.2.3 精密度测定第61页
            2.2.4 回收率的测定第61页
        2.3 HCPT处方前研究第61-62页
            2.3.1 HCPT 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1-62页
            2.3.2 HCPT溶解度测定第62页
    3 结果和讨论第62-73页
        3.1 小肽的处方前研究第62-68页
            3.1.1 AEYLR 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2-64页
            3.1.2 RALEL HPLC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64-66页
            3.1.3 小肽溶液稳定性考察第66-68页
        3.2 DiR处方前研究第68-69页
        3.3 HCPT处方前研究第69-73页
    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AEYLR偶联的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的考察第74-93页
    1 仪器和材料第74-75页
    2 方法第75-78页
        2.1 PEG修饰的NLC的制备第75-76页
        2.2 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的考察第76页
            2.2.1 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制备第76页
            2.2.2 制剂学性质考察第76页
        2.3 FITC标记的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考察第76-77页
            2.3.1 FITC标记的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制备第76-77页
            2.3.2 制剂学性质考察第77页
        2.4 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DiR装载的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考察第77页
            2.4.1 小肽偶联的DiR-pNLC的制备第77页
            2.4.2 制剂学性质考察第77页
        2.5 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羟基喜树碱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考察第77-78页
            2.5.1 小肽偶联的HCPT-pNLC的制备第77页
            2.5.2 制剂学性质考察第77-78页
                2.5.2.1 羟基喜树碱包封率的测定第77-78页
    3 结果和讨论第78-92页
        3.2 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的考察第78-84页
            3.2.1 小肽偶联的pNLC的制备第78-81页
            3.2.2 制剂学性质考察第81-84页
        3.3 FITC标记的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考察第84-86页
        3.4 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DiR装载的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考察第86-88页
            3.4.1 DiR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第86页
            3.4.2 小肽偶联率等性质的考察第86-88页
            3.4.3 DiR释放特性的研究第88页
        3.5 小肽偶联的PEG修饰的羟基喜树碱NLC的制备及其制剂学性质考察第88-92页
            3.5.1 小肽偶联的HCPT-pNLC的制备第88-89页
            3.5.2 小肽偶联率等性质的考察第89-91页
            3.5.3 羟基喜树碱释放特性的研究第91-92页
    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五章 AEYLR偶联的PEG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体内外靶向性的评价第93-99页
    1 仪器和材料第93-94页
    2 方法第94-95页
        2.1 AEYLR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体外靶向性评价第94页
        2.2. AEYLR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体内靶向性评价第94-95页
            2.2.1 样品体外荧光强度拍摄第94页
            2.2.2 活体成像实验第94-95页
    3 结果和讨论第95-98页
        3.1 AEYLR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体外靶向性评价第95-96页
        3.2. AEYLR偶联的PEG修饰的NLC的体内靶向性评价第96-98页
            3.2.1 样品体外荧光强度拍摄第96-97页
            3.2.2 DiR-NLC活体成像实验第97-98页
    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六章 AEYLR偶联的PEG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的体内外药效学评价第99-105页
    1 仪器和材料第99-100页
    2 方法第100-101页
        2.1 MTT分析第100页
        2.2 荷瘤裸鼠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第100-101页
        2.3 统计分析第101页
    3 结果和讨论第101-104页
        3.1 MTT分析第101-102页
        3.2 荷瘤裸鼠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第102-104页
    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全文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6页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附件第118-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溶性壳聚糖表面修饰纳米脂质载体眼用制剂的研究
下一篇:脑靶向更昔洛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